发布于:2024-01-30
原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1 月 25 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消化内科名誉主任田字彬,消化内科副主任、市南病区主任李晓宇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内镜下胃底折叠术(MUSE)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隋先生今年 41 岁,反酸、烧心等症状 20 余年,夜间经常因反流呛醒,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他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反复行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常年依赖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无法停药。

近半年以来,隋先生按照常规剂量服用药物已经无法控制反酸、烧心症状,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同时,由于常年不间断服用药物,他十分担心出现药物并发症,导致心理压力巨大。隋先生得知青大附院消化内科田字彬教授、李晓宇主任团队有丰富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微创治疗经验,于是前来就诊。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李晓宇主任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一步完善胃镜、胸部 CT、食管测压、24 小时食管 PH 检测等术前检查后,确诊隋先生患有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在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内镜下胃底折叠术。

术中,李晓宇主任在一次性内镜钉合器顶端摄像头的可视条件下,缓慢推进内镜钉合器,识别胃食管结合处(GEJ)位置,翻转内镜顶端,在超声信号和术中位置的实时跟踪导航下,选择钉合位置,最终在 6 点、9 点和 12 点方位完成三次钉合,成功完成接近 180 度的胃底折叠,并重建阀瓣,恢复抗反流功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酸等。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食管症状可能会加重,造成食管溃疡、咳嗽、哮喘、胸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或食管外综合征,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食管腺癌的发生。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药物足量、规范治疗 8 周后症状仍不缓解,如何有效治疗始终是困扰消化界的一大难题。

若合并食管裂孔疝等解剖结构异常,往往需要借助外科腹腔镜实施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MUSE 是最接近外科的一种内镜微创手术方式,经口重建抗反流屏障,有效改变解剖结构异常,达到治疗效果。

近年来,青大附院消化内科胃肠动力亚专业团队成功开展了多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新技术,如贲门缩窄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ARMS 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的成功实施,使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标志着青大附院在经口微创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