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08
原创

大雪养生指南请查收→如何进补?冻手冻脚怎么办?

大雪至,万物冬藏待春来。

虽然体感上来说,今年义乌冬天来得比往年迟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中医师给大家带来冬季养生知识,还是得赶紧 get 起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也是中医养生的四季规律。

冬季自然界草木凋零,万物伏藏,人类养生也应该要跟着自然节律进行适当闭藏,减少消耗——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对冬季养生的原文记载是这样的:

「冬三月,此谓闭藏,……,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起居作息上

冬季要早睡晚起,夜间早睡以养阳气,而到太阳升起之后再起床,可以避开清晨的寒气侵袭。尤其是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冬季气候寒冷,更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免出现血压升高等问题。

运动方面

冬季运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热身,运动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频繁、过度出汗。冬季气候寒冷,出汗的过程中皮肤腠理大开,频繁出汗不仅会导致阳气散失,还容易给寒邪可乘之机。

精神方面

建议保持情绪伏匿安静,避免剧烈情绪起伏。

饮食方面

宜「去寒就温」,饮食温热,忌食生冷。同时,还应减少盐分摄入。由于中医认为肾与冬气相通,相对而言冬季肾气较旺,而咸味入肾经,过食咸味易致肾气过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侮所不胜,肾气太旺则可能损害心、脾两脏。

冬令进补需中医辨证

切勿弄巧成拙

人们常说的冬令进补,可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哦。

老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但盲目瞎补,不仅打不了虎,还容易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中医讲究辨证,不仅看病需要辨证,进补也同样离不开辨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的感冒发热咳嗽,为什么有的人吃连花清瘟有效果,有的人却说没效果?

就是因为连花清瘟不是对所有发热咳嗽都有效果,它只对「热毒袭肺」这一个证型的感冒有效。所谓的热毒袭肺,就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如果流清涕、咳嗽咯吐白痰,辨证属于寒邪袭肺的,再去用连花清瘟,则不仅无效甚至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冬季进补也是一样的道理! 阿胶、人参、铁皮枫斗、羊肉……「补品」那么多,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才是最重要的。

像本身湿热就重的人群,盲目进补不仅浪费补品,更可能加重体内湿热内蕴的情况。阴虚患者如果再进补补阳药物也可能会进一步伤阴……明确自己的体质之后针对性进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手足冰冷怎么办?

冬季很多人有手足冰冷的困扰,这类人群中医多考虑是由于阳气不足或者寒凝血滞等引起。

平时睡前可以多用热水泡脚温通经脉,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艾叶、桂枝、红花等中药熬煮后泡脚。

督脉灸:

在人体后背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的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里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而督脉灸就是将铺灸材料铺在这些位置,用艾绒点燃灸之以补充并激发人体阳气,从而达到温煦机体的作用。

中药药饼灸:

将中药磨成粉和面粉混合做成药饼,在治疗时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把药饼放上去,并在药饼上用艾柱进行熏烤,借助热力和药饼的药力作用穴位, 达到温通经脉、温煦机体的目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