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30
原创

增城地区首例!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成功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近日,增城地区首例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血液科熊文杰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已顺利出院。

今年 58 岁的朱先生(化名),一次弯腰搬重物后出现剧烈的腰背部疼痛,甚至连翻身起床都十分困难,前来骨科就诊后发现:腰椎有多处压缩性骨折和异常信号,通过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和一系列的免疫球蛋白相关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IgG-k 型,D-S 分期 II,R-ISS 分期 II 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骨髓恶性肿瘤,仅占所有肿瘤的 1~1.8%。它的症状常常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和显著的疲劳感等,至今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医学进步,有多个有效的化疗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而大剂量化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加深患者的缓解深度、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治疗方案。

转入血液科后经过 4 个疗程化疗,患者的疗效评价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经血液科团队专业评估,朱先生年轻(<65 岁),心、肺、肝、肾功能状态良好,为进一步获得深度缓解、延长生存期,决定为其进行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 7 月 10 日顺利进行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8 月 31 日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经历了重度骨髓抑制期后的感染、严重胃肠道反应、药物性肝损伤、不全性肠梗阻等一系列难关,于移植后的+10 天中性粒细胞造血重建、+21 天血小板造血重建成功,脱离危险顺利出仓,进入后期康复阶段。

首例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开展,意味着血液科在移植领域从「0」到「1」的重大突破,从此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顾名思义,指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预处理后,将采自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回输到体内,进而重建造血的过程。谈及移植,人们的印象仍停留在「抽取骨髓」,这其实是人们对于移植的认知误区,实际上目前使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治疗手段。

移植第一阶段:自体干细胞准备

移植的第一阶段:自体干细胞准备。此阶段又分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干细胞处理/冻存。

造血干细胞动员:在正常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中的含量极低,需通过药物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到外周血液中,才能便于采集。

干细胞采集: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类似于献血的过程,一般采集 1-3 天。

干细胞处理/冻存:为防止细胞损伤,采集的细胞须先经低温保存,并使用冻存剂,在负 80℃ 或液氮中才能长期保存。

移植第二阶段:自体干细胞移植

患者达到移植条件后,便开启第二阶段:自体干细胞移植,此阶段也分为预处理、干细胞回输、造血重建。

预处理:相当于一次强化疗,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方案,通过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尽可能将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清除干净。

干细胞回输:将冻存的造血干细胞经复苏解冻后通过中心静脉输回患者体内。

造血重建:此阶段由于患者免疫力极低,需要医护的悉心治疗和护理及患者本人的配合,一般连续 3 天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 ≥ 0.5x10^9/L,及脱离血小板输注后连续 7 天血小板计数 ≥ 20x10^9/L,就标志粒系及巨核系的重建。

为了更好的恢复,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复查、按时服用药物,并遵守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出院指导。有人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人生的一次「大考」,希望每个患者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考验、最终移植成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