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28
原创

少女心跳每分仅 30 余次恐面临停搏 医生高难度手术成功修复心脏「供电系统」

正常人心率为每分钟 60~100 次,可 15 岁的女孩小雨(化名)心率却只有「一半」,放任不管可能导致停搏,而这个问题直到近期体检就医才被发现。面对这极大的健康隐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她及时修复了心脏搏动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心生」。

小雨在赤壁上高中一年级,不久前,她在学校体检中发现心动过缓,心率最低仅为每分钟 30 余次。父母困惑又担心,立即带她前往当地医院做动态心动图,结果显示,小雨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医生告知,虽然孩子目前没有出现心慌、胸闷、晕倒等不良反应,但如放任不管,仅凭心室的代偿功能难以长期稳定维持心脏搏动,一旦心脏停搏,将引发无法预计的后果。

11 月 17 日,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鲁志兵教授团队接诊后,对小雨进行了详细检查。通过 12 导联同步心电、长程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患者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的激动向心室传递的过程中完全阻滞,心跳完全依靠室性的逸搏,如果丧失代偿,患者就会出现晕倒甚至是猝死的情况。团队专家李艺医生向小雨一家解释,正常的房室传导就像是供电厂为医院供电,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就好比这条供电线路故障,尽管医院有自己的备用电源,即室性逸搏,暂时维持着正常照明,即心脏的跳动。然而,这个备用电源是不稳定且有限度的,如果放任故障不管,照明迟早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心脏也可能出现骤停。

面对小雨 15 岁的花季年龄,鲁志兵教授团队深知这不仅是一次手术,更是一生的选择,较之一般的患者更需慎重。

「修心」计划正式启动。团队对小雨做了如阿托品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评估确认其房室传导阻滞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为 0。全科室集中讨论认定,孩子病情已到了必须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的地步。鲁志兵教授仔细考虑后认为,心脏起搏器放置的位置对小雨来讲特别关键,常规位置安装起搏器会让她感到心悸,将来也会影响心脏功能,因此他选择将起搏器放在正常的传导系统上,让左右室同时收缩,达到和正常心脏跳动几无差别的效果,「自然」地搏动,这就是国际最先进的起搏技术——希浦系统起搏。但是,该项技术难度非一般,国内能开展的医院不多,中南医院是其一。同时,考虑到小雨年龄尚小,为减少更换起搏器电池次数,鲁志兵教授特意采用抗核磁双腔大容量起搏器,它较一般起搏器有着更长的续航能力。该方案得到了家属的支持和认可,手术日期迅速敲定。

少女心跳每分仅 30 余次恐面临停搏 医生高难度手术成功修复心脏「供电系统」

11 月 19 日,经充分准备,鲁志兵教授团队为小雨进行了手术,凭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完成了起搏器的精准植入。术中,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生活、社交自信心的影响,鲁志兵教授团队又联系整形美容外科郭亮主任进行了 MDT 联合诊疗,对伤口做了超减张缝合处理,力求疤痕最小化。

鲁教授表示,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治心病,也要治「心」病,应当尽力消除病人的「病耻感」,安装心脏起搏器仅需 1 小时,但背后为每位病人做出的切身考量才是更重要的环节。这次手术不仅治愈了疾病,更让年少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高超医术背后也彰显着医护对患者人性化关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