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16
原创

患者腹膜后肿瘤疼痛多年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妙手「排雷」成功切除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科教授团队成功救治直径达 10 厘米的巨大腹膜后肿瘤患者。

患者腹膜后肿瘤疼痛多年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妙手「排雷」成功切除

患者陈先生于多年前出现间断性左侧腰部疼痛,两年前症状加重,疼痛难忍,夜间入睡困难。但陈先生一直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缘故,未与家属提及,靠止疼药缓解疼痛。近日,陈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多家医院就诊,在完成腹部 CT、MR 等检查后,医师不排除患有骨髓瘤的可能。随后,陈先生到青大附院疼痛诊疗科就诊,在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后发现,腹膜后存在肿物,于是实施了腹膜后肿物穿刺,穿刺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陈先生的左侧腰部长了一个直径约 10 厘米的巨大腹膜后肿瘤。该肿瘤已侵犯陈先生左侧的腰大肌,使腰大肌几乎「消失」,也导致了腰大肌的正常功能完全丧失,这才导致了他难以忍受的疼痛。

之后几日,陈先生又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希望得到合适的手术方案,但均因手术难度太高而无法实施手术。经多方咨询,陈先生慕名找到泌尿外科王科教授,希望得到有效治疗。

患者腹膜后肿瘤疼痛多年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妙手「排雷」成功切除
患者腹膜后肿瘤疼痛多年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妙手「排雷」成功切除

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王科教授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高达 53.1*109/L(正常值不超过 10*109/L),影像学检查显示,该肿物接近多个脏器,且肿瘤位置侵犯左侧腰大肌,术后极有可能出现瘫痪等症状,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极高,稍有偏差,便会危及生命。因此,完成该手术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手术技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王科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反复研究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并组织多学科会诊,在完成骨髓穿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后,最终决定接受这个巨大的挑战,带领团队在麻醉科李瑜主任医师的配合下,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王科教授仔细分离腹膜后肿瘤,见到多支滋养血管已汇入肿瘤,在结扎血管实施离断后,最终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王科教授还邀请血管外科、脊柱外科专家在术中进行会诊,协助处理手术中遇到的难题,努力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到最低。术后,陈先生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疼痛症状消失,与家属一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青大附院泌尿外科团队不断追求卓越、精研技术,科室将不断提高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