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20
原创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每年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近期儿童支原体感染进入高发期,儿科门诊更是频频迎来就诊高峰。

儿科医护团队,在各自不同的岗位,用相同的方式,为生命和健康撑起最坚实的屏障。

应对支原体肺炎,看看儿科医生怎么说

南京江北医院儿科主任李俊介绍,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具有厌氧性、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如果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射的分泌物,便容易引发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易感人群,通常是 5 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但家有婴儿的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患儿(者)的症状最初都是从咳嗽开始。李俊说,「因为常见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呼吸道症状,波及咽部、支气管和肺部。因此发病的初期症状主要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她提醒,如果孩子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时,特别是夜间情况加重,还咳出少量黏痰或者粘液脓性痰时,要带孩子及时就诊。

李俊表示,如果孩子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家长也不要过分担心,只要按照疗程积极配合治疗,大部分患儿(者)都可以被治愈。

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如何预防?

李俊说,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自身和环境卫生,注意保暖,勤通风、少聚集,出入人群聚集场所佩戴口罩,

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日夜守护,为患儿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儿科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继新冠病毒后,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二阳、甲流、腺病毒等呼吸道病原轮番来袭,「今年儿科住院床位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满床状态,医生都在连轴转。」李俊介绍。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目前儿科门急诊每天接诊量是往年同期的 2.5 倍,最多每天接诊近 800 人次。为了应对诊疗需求,儿科门急诊果断增加儿科诊室、门急诊班次,24 小时「不打烊」,全体医务人员取消休假,根据就诊量动态增加出诊医生。病房值班医生在每天处理完病房事务后,随时待命增援门诊。为最大程度地缩短患儿就诊等待时间,在岗医护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只为了能给更多患儿提供诊疗服务。

李俊介绍,我们夜班医生还要支持白天门诊。比如一个夜班医生工作时间是下午 5 点到次日 8 点,她得去上当天上午 8 点至 12 点的门诊,中午稍事休息,下午 5 点开始上夜班,第二天到了下班时间,还在忙碌,经常要到中午才能下班。回家只有睡觉的时间。「我们全体儿科医生,已经三个月没休息过了,他们都非常辛苦。」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近期儿科病房床位也加到了极限,同时门诊输液室,也在积极调配空间资源,增设临时输液区,满足就诊需求,减少患儿等候时间。

护理小举措,彰显大关怀

在儿科病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场景,医生、护士们穿梭在病房之间,为患儿听诊、问诊、采血、输液...... 无论是病房、医生诊室,还是住院部走道,都会看到患儿和家长的身影。

住院期间,不少小朋友因为要进行挂水、雾化等治疗,总是出现情绪低落,不愿配合的情况。儿科的护理团队考虑到了儿童的特殊性,特意准备了很多小礼品,鼓励孩子们勇敢接受治疗。

儿科护士长陶燕介绍,「我们自己买了一些小贴纸,一些特别害怕打针的小朋友,只要配合,我们就奖励小贴纸,一个小小的奖励,就让很多小朋友破涕为笑。」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不仅如此,陶燕说,「有些男性家长带着女孩子来住院,不会给孩子扎头发,我们就在口袋里放一些头绳,忙完了就给需要的孩子扎个头发。」

除此之外,儿科病区还考虑到了陪护的家长日常需要,免费为陪护的家长提供一次性拖鞋、一次性餐具。「这项服务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特别是一次性餐具,给孩子用很方便。」

「医」路守护,与爱「童」行:南京江北医院儿科医护为孩子筑起守护「长城」

惟其艰难,更显初心。

面对今年以来,一波一波的就诊高峰,儿科全体医生用专业、严谨的操作检查和治疗患儿,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始终把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科医护人员坚持用心呵护患儿,用情温暖患儿家属,通过一点一滴暖心的细节,为患儿家庭带来安心与放心。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