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12
原创

吴彤主任团队研究荣登《中华血液学杂志》: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复发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并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无病生存率显著提升

近期,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科吴彤主任团队「减低强度预处理并更换供者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 44 例临床研究」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图 1)。

吴彤主任团队研究荣登《中华血液学杂志》: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复发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并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无病生存率显著提升
研究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

该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及移植后维持治疗等策略,明显改善了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移植结果:移植后 1 年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 72.5% 及 80.6%,非复发死亡率(或称移植相关死亡率)仅为 2.3%。二次移植前疾病达到完全缓解可明显降低移植复发率并改善生存。

研究者说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赵永强医生分享到,该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共纳入了 2018 年 4 月至 2021 年 6 月于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接受 RIC、更换供者二次移植的 44 例移植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移植后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RIC 方案、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安全有效,部分患者有靶点移植后给予预防复发维持治疗,这样给移植后复发患者带来更高的治愈希望。二次移植前的疾病状态是影响二次移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当然供者选择也非常重要,我们对于亲缘供者的选择采取多指标、多角度、多层面优化供者选择。

我们知道,移植后复发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经过移植后身体相对较弱,二次移植难度较首次移植高,治疗全程需要权衡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我们采用的 RIC、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很多患者担心二次移植过程中反应大,不能耐受预处理和相关并发症,我们的结果显示,采用我们的移植策略,绝大多数患者二次移植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可控,严重并发症并未见增加。

二次移植后的结果良好,大部分患者为无病生存状态,生活质量较好。许多患者都重返校园或工作岗位,回归正常生活。所以,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仍有通过二次移植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疾病的机会,尤其是二次移植前获得疾病完全缓解的患者。

主任解读

恶性血液病二次移植的现状及挑战

吴彤主任提到,恶性血液病采用二次移植绝大多数是因为第一次移植后疾病复发,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二次移植是可选方案之一。但目前国际上报道的二次移植的 DFS 较低,仅为 20%~30%。这是因为二次移植有两个痛点,一是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约为 30%~40%;另外,复发率也较高,约为 30%~40%。所以,二次移植后一部分患者死于移植相关毒性,或者因为疾病复发导致移植失败,最终仅有约 20%~30% 的患者通过二次移植获得 DFS。

多维一体:新技术新理念助力提高二次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

近年来,我们治疗了很多移植后难治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一直致力于提高这部分患者二次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要想提高患者二次移植的 DFS,就需要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和复发率。

良好的二次移植结果不是单一因素能够达成的,而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系,包括移植前采用新技术良好地控制疾病、减毒预处理移植新理念的实践、新诊断技术的加持助力患者管理、科学严谨的供者筛选奠定良好的移植基础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来降低移植相关毒性和复发率,从而提高二次移植的 DFS:

第一,移植前良好的疾病控制。此研究纳入的病种里排第一位的是 ALL,得益于 CAR-T 细胞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绝大多数难治复发的 ALL 通过 CAR-T 治疗可达到完全缓解,甚至是残留阴性的高质量完全缓解。移植前疾病控制得好,移植后复发率就会显著降低。

第二,采用 RIC 降低移植相关毒性。本研究采用了 RIC,虽然高强度的预处理可以尽量清除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但是移植相关死亡率会相应升高。所以我们团队采用 RIC,使移植相关死亡率从国际报道的 30%-40% 降到 2.3%。

第三,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关于二次移植是否更换供者,目前国际上的观点为,是否更换供者对 OS、DFS、非复发死亡率等主要移植结果均没有影响。但本研究中我们对所有患者二次移植时都采用比较严格的标准选择并更换了供者。移植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相关遗传易感基因的家系分析,择优选择供者,且所有供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采用上述优选的供者进行二次移植有利于建立强有力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减少复发、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二次移植的成功率。

第四,给予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为了预防二次移植后复发,针对特定基因变异选择特异的靶向药物做维持治疗;对于没有特异靶向药物可用,但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我们会采用免疫调节剂做维持治疗。移植后的维持治疗是降低复发率、提高 DFS 的重要措施。

我们的研究显示,二次移植前原发病达到完全缓解、RIC 中添加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药物、择优选择供者以及移植后给予维持治疗,使得二次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出色的二次移植疗效,这是我们此项研究的亮点,希望能给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

针对部分移植前没达到缓解的患者(如该研究中 11 例没有缓解的患者),我们仍然需要探索其它手段使疾病得到良好,比如 AML,既往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就只能强移,而现在随着髓系 CAR-T 研究不断发展、突破,一部分 AML 患者可能通过 CAR-T 治疗达到缓解,减少挽救性移植的比例,移植疗效有望进一步提高。

此外,移植后如何降低复发率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和需要突破的方向,我们会持续探索维持治疗的更多方案,借鉴成功病例并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