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9-25
原创

泰心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疏通市民看病「堵点」

文章来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看个病,需要跑好几家医院」,「排队小半天、看病 5 分钟」,「在药店买药五花八门,不知选哪种」……这样的经历让人非常苦恼。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近年来依托线上技术的「加法」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减法」,在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医改道路上不断创新,让患者获得更专业、更便利的智慧医疗服务。

做「加法」:看病就医不远跑 「大咖」就在我身边

「如果能在家门口社区医院、药店,得到三甲医院主任用药指导,该有多好!」这句话道出了市民心声。将专业的健康服务带到老百姓身边,让大家在家门口更有「医」靠。今年以来,泰心医院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加法」,赋能基层药房,通过设立远程会诊中心和药事服务站,开展慢病管理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为百姓解决「看病难」创建了新的服务模式。

市民杨女士不久前就在老百姓大药房河东店体验了新型购药模式。杨女士几个月前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需要长期服药。她拿着处方到家门口的老百姓大药房买药,执业药师通过远程终端设备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大内科系主任刘克强。刘主任通过屏幕详细询问了杨女士的病史、症状、服药情况,查阅了病历报告,对她服用的药物品种和剂量给予了调整建议。

泰心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疏通市民看病「堵点」

做「减法」:心电远程「零距离」 资源互补效率高

上午 8:30,一声「滴滴」提示音响起,泰心医院远程心电中心医生打开刚刚传送过来的文件,屏幕上显现出一幅上下起伏的心电图。这是一位来自某兄弟医院 64 岁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像,远程心电中心医生仔细查看后输入诊断意见:窦性心动过缓、T 波低平……保存后发送报告。瞬间,这份诊断报告就传回到网络另一端接诊医院的医生面前,对方根据结论为患者作出处理。

这是泰心医院推行的互联网远程心电诊断服务系统,直接面向有心电诊断需求的互联网医联体医疗机构,实现了从信息采集到诊断报告全流程跨地域的无缝、高效衔接。

「一般来讲,非心血管专科医院,培养心电功能诊断的专业医师周期长、成本高。但现在他们只需要一名技师负责采集患者心电数据并上传,接下来泰心医院的心电医师发挥专业优势,远程诊断。从采集到最后收到结论,最多 10 分钟,而且数据可直接留存在其医院病案系统中。」泰心医院互联网医疗部主任王雄关介绍。现在泰心医院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兄弟医院的百余位患者心电图诊断需求。

泰心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疏通市民看病「堵点」
心电采集
泰心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疏通市民看病「堵点」
远程诊断

借助物联网技术,共建电生理互联网医疗协同机制,三级专科医院间实现了医疗资源互补做「减法」,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保证其各项检测诊断更专业。

整合更多优质资源 建起健康「连心桥」

在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的病房里,患者 57 岁张先生正进行着心脏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心肺功能等进一步康复治疗。「我是在泰心医院术后第五天转至这里的。这离我家很近,在这进行术后康复环境不错,可享受到泰心医院医生的远程专业指导。在这儿既能得到三甲医院的康复治疗,还能享受二级医院报销的比例,对我们患者来说很合适。」他对记者说。

让张先生得到实惠的就是泰心医院开展的远程心脏康复医联体模式。泰心医院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医联体内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转院至有协作的、同质化、智能化病房的互联网医联体医院,通过泰心互联网医院平台系统的诊疗模式实现「康复—治疗—预防」标准化的疾病全程管理。这种模式也缩短了泰心医院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的同时,也让区域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

泰心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疏通市民看病「堵点」
远程康复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看病难」、「就医烦」这些医疗「沉疴痼疾」有了破解之道。近年来,泰心医院持续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已先后获得多个奖项。

「泰心医院将整合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打破传统医院的『技术孤岛、服务孤岛、信息孤岛和利益孤岛』的桎梏,架起健康『连心桥』,让老百姓看病更加省时省力。」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表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