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28
原创

世界肝炎日 | 你的小心「肝」,或许也有「肝」不动的时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每年有 100 多万人死于肝类疾病。

在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 8000 万人,而病毒携带群体往往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中国每年报告的肝癌新发病例超过 40 万例,占全球总数的近半数。

2023 年 7 月 28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 13 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加强对肝炎病毒的认识,提高对于肝类疾病的防治,需要我们共同的重视和努力。

世界肝炎日 | 你的小心「肝」,或许也有「肝」不动的时候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肝炎日」官方海报

我们可能听到过不少关于肝脏养生的一些流行说法,比如「吃肝补肝」、「以药养肝」等等。

然而,这些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粉碎谣言,你听过这些「护肝之谈」吗?

1. 吃哪补哪,多吃猪肝就能补肝?

首先,人体摄入的食物都会被消化成各类能量和元素,能量的供给不是「导弹」,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其次,动物肝脏同样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在肝脏积蓄,其中的高胆固醇含量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这也是脂肪肝、高血压患者需要敬而远之的。

2. 护肝片等保健品应该多多益善?

许多工作党、学生党常常需要熬夜「肝报告」、「肝论文」。挑灯鏖战的同时,又不免购入一些「护肝」的保健品以求心安,甚至秉持「越多越好」的想法,摄入超过说明书要求的剂量。

实际上,各类「护肝片」和保健品对于肝脏保健的作用并不显著,而滥用药物会加剧肝脏「排毒」的负担,得不偿失。

3. 有肝病一定会变成肝癌?

很多人认为肝脏疾病出现后就一定会演变成肝癌,因为肝脏疾病恶化程度高,发病之后就容易往肝癌的方向发展。

确实,肝脏疾病恶化后有可能会转变成肝癌,但是并非所有的肝脏疾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可以防止肝脏部位病变加重。

预防肝炎,从生活日常做起!

肝脏疾病往往在早期难以诊断,很多人发现时已为时已晚。

我们可以掌握主动权,从日常生活着手,守护自己的「小心肝」:

  • 积极接种疫苗

在病毒性肝炎中,乙肝为最高发的一类。针对乙肝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莫过于注射乙肝疫苗。宝爸宝妈们注意在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内完成三针接种,并在 16 岁后定期安排体检,确认抗体状况,适时补充针剂即可。

  • 注意日常防护

目前暂时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但可以通过日常防护做到预防和控制。如果大家有打耳洞、纹身、修脚的需求,选择正规的门店,可以更好地保证器械的卫生消毒情况。

  •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与其「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药」,不如争取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是对努力工作的肝脏最好的「报答」。

  • 尽量减少酒精和高胆固醇物质的摄入

谨防酒精肝和酒精肝的出现。

定期筛查, 及时治疗,守护肝健康

肝炎有一个可怕的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由于肝脏没有痛感神经,具备强大的「忍耐能力」,往往在患者觉得腹痛难忍时,体内肝炎病毒已经发展到了肝癌晚期,因此,肝炎和肝癌又有「隐形杀手」之称。

正是因为肝脏痛感神经的缺失,即便是肝癌发展到进展期,肿瘤已经长大,在肝内有了转移灶的程度,有时候肝功能可能还是没有明显的异常。所以往往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

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

目前采用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共同诊疗模式,即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共同达到最佳个体化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式。

期间,医生团队会通过手术切除、或消融等方式治疗肝脏病灶,然后再配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追击」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

对于肝脏疾病的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发现肝炎后,更要引起重视:

01 乙型及丙型肝炎人群应定期复查并接受治疗,可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02 建议每 6 个月进行 1 次肝癌相关筛查,包括肝功能、肝炎病毒相关抗原抗体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肝脏超声显像等检查;

03 必要时进一步行 CT、MRI、PETCT 等肝脏影像学检查。

希望大家重视肝脏健康,共同重视和努力提高对于肝类疾病的防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