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10
原创

漳州华厦眼科罗添场: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不退休

文章来源:华厦眼科医院集团

漳州华厦眼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漳州眼科医院)三楼门诊大厅,患者满座,诊室内,一位两鬓斑白的医生正仔细给患者看病。「这位就是罗添场院长,他每天的患者都这么多。」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罗院长每天上午门诊,下午手术,周末还经常加班,几乎没见他休息。 

罗添场是眼综合专家,特长是眼底,在糖尿病眼病诊疗上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他的推动下,漳州首个糖尿病眼病防治工作室成立,并探索出了集科普、检查、诊疗于一体的区域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誓用毕生医术延续光明事业。

扎根眼科近 40 年,罗添场始终怀着「守护光明」的初心,深耕细作,潜心钻研,在眼科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 30 篇,并凭借突出的诊疗技术被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漳州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退休不退岗,坚守初心献余晖

从漳州市医院退休的罗添场没有选择寄情山水间,而是选择重返病房里,病人眼里的光才是他向往的风景。2018 年底,他又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眼科事业,在漳州华厦眼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

每天上午门诊,下午手术,周末加班更是常态,但罗院长却没有一丝怨言。

漳州华厦眼科罗添场: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不退休

深耕眼底「视」界,守护「糖友」光明

「我眼睛一向都还可以的啊,为什么好端端的就看不见了?」

这是罗添场在每周二糖尿病眼病专家开放日看诊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他推动成立糖尿病眼病防治工作室和专家开放日的原因。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在眼部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也是较严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往往发展到中期才出现可察觉的视网膜病变,此时治疗困难且效果不理想,视力恢复预后差。因此,糖尿病眼病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对眼科医生来说,选择守护「糖友」,就等于选择了无微不至的陪伴。密切随访、及时监测、尽早干预,只为不让患者错过最佳的诊疗时间。

「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视力下降才来眼科就诊,他连自己得了糖尿病都不知道。」罗院长介绍说,他此前曾接诊过一位 72 岁的黄大爷,就诊前一个月突然感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一开始以为是老花,没在意。可万万没想到,视力下降越来越严重,直到快看不见了,才匆匆来到漳州华厦眼科医院。

漳州华厦眼科罗添场: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不退休

罗添场检查发现,黄大爷患的是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已广泛出血,渗出,产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可能会牵拉视网膜脱离。同时还伴有白内障,需要立即进行手术。虽然情况复杂、难度高,所幸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在日常接诊中,像这样的例子罗添场遇到过很多。于是,他带头推动成立糖尿病眼病防治工作室和专家开放日,努力将防治关口前移,开展检查、建档、分类管理等早期治疗干预措施,积极探索构建区域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只为守护更多「糖友」的光明视界。

罗添场原来是漳州市医院眼科主任医师,40 年躬耕不辍,给很多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

「每次打开病人眼前的绷带,听到他们激动地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罗添场说,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这是最开心的时刻。「我相信这也是激励每一位眼科医生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今年 65 岁的罗添场,依然坚持每天带队一起查房、一起看诊、一起手术,「只要还能为病人延续光明,我就继续做,只要病人还需要我,我就不退休。」

未来,罗添场希望努力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医生,为漳州的光明事业做好接力,造福更多眼疾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