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25
原创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了解心理动力学特点,帮助青少年克服抑郁情绪

青春期的压力和挑战很有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抑郁风险尤为常见。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21-2022)》显示,接受调查的 3 万名青少年群体中,有 14.8% 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 4.0% 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

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为大家介绍青少年抑郁的心理动力学特点,帮助家长们正确认识抑郁症状可能存在的诱因。

设定过高的期望:理想化与失望后的诋毁

青少年抑郁患者常常会出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想化和诋毁的特征。

他们往往对自己设定高度的期望,当这些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会感到强烈的失落和挫败感。同时,他们也会对他人产生过分的期望,并将对方的缺点放大,因而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这种特征可能与个体的父母期望有关,也可能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有关。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图片来源:pexels

举例来说,缺乏母爱和父爱的孩子,可能会对母亲和父亲形成过高的期望和 过低的 评价,从而影响到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

这可能与青少年的自尊心、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有关。在治疗中,应该关注这种表现背后的心理动力学机制,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早期经历的影响:亲密关系、丧失与创伤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关键期。童年时期的丧失、创伤和负面体验可能会引起心理创伤,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情绪, 影响自我认同、自我价值、信任和亲密关系的发展。

例如,童年时期父母的缺席、忽视和冷漠可能导致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还可能影响青少年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和方式,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依恋经验

理论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对于个体的情感健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缺乏支持和安全依恋的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可能会对自我和他人产生不信任和冷漠的态度,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和恐惧,从而增加了抑郁症的风险。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图片来源:bigstock

丧失经历

丧失经历,即关于失去或分别的体验,也 是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因素。

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与亲人或重视之人的分别,可能导致身份认同危机和抑郁症的发展。

关系性创伤

关系性创伤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家长的抑郁状态、儿童期的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疏离等经历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

理论认为,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个体的情感混乱和无助感;而缺乏重要的情感支持则可能导致自我感觉出现问题。

受到伤害的青少年可能会对自我和他人产生不信任和抵触的态度,从而增加了抑郁症的风险。

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抑郁情绪还可能与父母的心理健康,两代人之间关系性的缺失或情感创伤有关。

动力学理论认为,青少年从父母那里获取了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并通过与父母的情感连接来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有意义的关系。

家庭关系的破裂和情感支持的缺乏,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以及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

父母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当父母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家庭关系不稳定时,父母的忧虑、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会传染给青少年,影响其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

家庭环境中的紧张、冲突和不安全感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图片来源:bigstock

代际间丧失或创伤

两代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丧失或创伤,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认为,青少年抑郁症与家庭中重要人物的死亡或离开有关,因为这种事件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受到破坏。

家庭成员的离世、家庭矛盾和冲突等都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出现抑郁情绪。

因此,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稳固的关系。

俄狄浦斯冲突与有关「性」的问题

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中,青春期被认为是俄狄浦斯情结再现的阶段,以及性的印刻期。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也常被称为恋母或恋父情结,在儿童时期便会显现。青少年会重新经历这种心理冲突,并体验性欲的出现。

由于这种冲突的再现,青少年可能会对异性父母产生性幻想,导致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的出现。

性别认同

青春期是 性别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在承受自身或外界压力的同时,也在探索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行为。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图片来源:pexels

调查发现,与顺性别 (顺应自己的生理性别) 异性恋同龄人相比,非顺性别和非异性恋青少年 自杀未遂和抑郁的风险更高。变性青年、质疑自己性取向或性别的青年患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风险尤其高。

因此,青少年的性别认同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笔者结语:

了解青少年抑郁的心理动力学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抑郁症状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对于这些因素,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帮助青少年克服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Berman, S. L., Weems, C. F., & Stickle, T. R. (2006). Existential anxiety in adolescents: Prevalence, structure, associ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5, 285-292.

[2] Blatt, S. J. (2008). Polarities of experience: Relatedness and self-definition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sychopathology, and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 Blain-Arcaro, C., & Vaillancourt, T. (2017).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gg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5, 959-970.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Basic Books.

[4] Burwell, R. A., & Shirk, S. R. (2007). Subtypes of rumination in adolescence: Associations between brooding, reflecti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p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6(1), 56-65.

[5]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W. W. Norton & Company.

[6] Fonagy, P., Target, M., Cottrell, D., Phillips, J., & Kurtz, Z. (2002). What Works for Whom? A Critical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Guilford Press.

[7] Fonagy, P., Target, M., Gergely, G., & Allen, J. G. (2002). The developmental root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early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 theory and some evidence. Psychoanalytic inquiry, 22(3), 412-459.

[8] Freud, S. (1917).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14, 237-258.

[9] Freud, S. (1953).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Basic Books.

[10] Guz, S., Kattari, S. K., Atteberry-Ash, B., Klemmer, C. L., Call, J., & Kattari, L. (2021).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at the cross-section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68(2), 317-323.

[11] Hamilton, E. B., Klimes-Dougan, B., & Kistner, J. (1999). Early sexual abuse and depress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gnitive schema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9(3), 223-247.

[12] Hammen, C. (2018).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Causes,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9(4).

[13] Hammen, C., & Brennan, P. A. (2003). Severity, chronicity, and timing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risk for adolescent offspring diagnoses in a community sampl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0(3), 253

[14] Kernberg, O. F. (1975). Borderline conditions and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Jason Aronson.

[15] Klein, M. (1940). 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1(2), 125-153.

[16] Lapsley, D. K., & Aalsma, M. C. (2006).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narcissism and mental health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1), 53-71.

[17] Mayes, L. C., & Cohen, D. J. (2002). The Yale Child Study Center Guide to Understanding Your Child: Healthy Development from Birth to Adolescenc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 Painuly, N., Sharan, P., & Mattoo, S. K. (2005). Relationship of anger and anger attacks with depression: a brief review.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55, 215-222.

[19] Wilkinson, P. O., Harris, C., Kelvin, R., Dubicka, B., & Goodyer, I. M. (2013). Associ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parental mental heal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2, 3-11.

[20] Wickersham, A., Leightley, D., Archer, M., & Fear, N. T. (202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ternal psychopathology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dolescence, 79, 232-246.

作者介绍

青少年确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吗?(下)

周莉

心理健康中心

心理咨询师

◆ 周莉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医学英语专业本科学位与心理学专业第二学位,并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受训经验为心理动力学取向。2017 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21 年获得国家心理治疗师证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