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19
原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发挥多学科联动优势 助力危重产妇成功分娩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发挥多学科联动优势 助力危重产妇成功分娩

王女士孕 35 周时突感心慌,到青大附院崂山院区产科就诊,心电图提示为频发室性早搏,产科门诊迅速通过孕产妇优诊通道将王女士转诊至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经心肌酶检测、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超等检查评估,暂无需用药,需密切观察。后经心血管内科门诊复诊评估,可经阴分娩。

深夜,孕 39 周的王女士产程发动,至崂山院区产科急诊就诊。入院后,产科值班医师为王女士查体、迅速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在请心血管内科会诊后,为其制定了自然分娩方案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由于产妇是经产妇,产程进展非常快,随着产程的进行,王女士的疼痛与紧张感逐渐增强。突然,王女士感到呼吸急促,宫缩疼痛时胸闷憋气,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频繁的室性早搏,并伴有明显的二、三联律。产科值班医师王俊环及王丽分析讨论后认为,是临近分娩时心脏负荷的突然增加导致了心律失常病情加重,且极有可能会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等严重并发症,必要时需立即进行剖宫产。

产房内,一场急救在深夜紧急展开...... 助产士迅速将除颤仪、抢救药品等准备就位,心血管内科值班医师侯博接到急会诊电话立即赶到产房,经评估后建议静脉用药改善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两分钟后,心电监护即显示产妇的室性早搏症状明显改善,但由于剧烈的宫缩刺激及紧张情绪影响,产妇的胸闷症状并未明显缓解。随着产妇即将分娩,值班医师与助产士迅速准备接产工作、心血管内科医师不离产房,时刻关注心电监护仪变化、麻醉科医师准备好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儿科医师完成新生儿抢救准备。经过多学科团队的不懈努力,产妇心电监护仪上的室性早搏波形逐渐消除。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可爱的女婴呱呱坠地,但产房内所有医师们的心却没有完全放下。分娩后由于子宫骤然缩小,大量血液突然回流心脏,导致此时产妇的心脏脆弱且危险。通过在产妇胸口放置沙袋压迫、调整促宫缩药物剂量及滴速、安抚产妇情绪等一系列措施,产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未见早搏发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