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18
原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跨血型肝脏移植

今年 4 月中旬,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跨血型(AB 型→O 型)肝脏移植手术,术后患者经过 20 多天的康复治疗,目前已顺利出院。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突破了肝脏移植供受体需要满足血型相容的条件,对于降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跨血型肝脏移植

据了解,患者潘先生(化名)因为终末期肝病需要尽快进行肝移植,来到我院就诊。我院党委书记、肝移植专家杨建荣,移植科主任赖彦华带领移植团队对患者进行会诊后,一致认为要加快潘先生的肝移植进程。

然而,当时并无与潘先生血型相容的供体肝脏。由于等待移植的患者很多,供体肝脏严重不足,部分患者也在等待中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征求潘先生及其家属的意见后,移植团队决定为潘先生实施跨血型肝移植术。

跨血型肝移植手术令人最为担心的是患者在术后早期会发生由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MR),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会引起移植肝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影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术前受者血清抗 ABO 抗体的滴度。经术前检查显示,潘先生抗 A 与抗 B 的免疫球蛋白 M(IgM)滴度均大于 1:512,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极高。

为了降低潘先生术前抗 ABO 抗体的水平,移植团队邀请我院输血科共同会诊后,为其进行多次血浆置换,潘先生术前复查的结果显示抗体滴度下降至 1:32。同时,移植团队还为潘先生注射利妥昔单抗以封闭 B 细胞功能防止抗体反弹。

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移植团队开始对潘先生实施跨血型(AB 型→O 型)肝脏移植手术。术中,移植团队同时为潘先生切除脾脏,术后将抗 A 抗 B 滴度控制在小于 1:16 的范围内,潘先生的肝功能得以持续好转,最终度过排斥难关并顺利出院。

近年来,我院器官移植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开展了全国首例 HIV 感染的儿童肾脏移植,全国最高龄的肝脏肾脏联合移植,广西首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实现「一肝两用」,跨血型肾脏移植等新技术,均获成功。今后,我院移植科将继续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