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4-28
原创

不容易得肿瘤的人,一般都有这几个共同点

本周是第 29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2020 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 457 万例,占全球 23.7%,同年我国癌症死亡病例 300 万例,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

如今,越来越年轻化的肿瘤发病趋势,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对癌症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肿瘤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不得肿瘤的人,究竟有什么共性呢?

不抽烟,少喝酒,远离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IARC)整理公布了致癌物清单,该清单把目前已经过充分研究的致癌物分成以下几类:

1 类致癌物: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

2A 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槟榔、烟草、腌制咸鱼、含「苯」的油漆涂料、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都是明确的 1 类致癌物。

戒烟且远离被动吸烟的环境,不仅降低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

同时,专家建议烹饪后等 5 分钟再关闭吸油烟机,也能减少厨房油烟的摄入。

酒精(乙醇)通过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到达肝脏后代谢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解毒」为乙酸。

长期大量高度酒以及乙醛脱氢酶突变的饮酒者,体内大量堆积的乙醛直接损害人体 DNA,诱发肝癌、食道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槟榔诱发口咽癌、发霉的食物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以及熏烤、油炸食物产生的苯并芘都是直接导致肿瘤的致癌物。

肿瘤从口入,往往不患肿瘤的人对食物的选择都更为讲究。

警惕「癌症病毒」和「癌症细菌」

我们都知道一些癌症的发病与某些特定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常见可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有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 EB 病毒等。

首当其冲的就是乙肝病毒(HBV)与丙肝病毒(HCV),与肝癌的发病最为密切。有效阻断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方式在于,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HPV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接种乙肝、HPV 等病毒疫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

EB 病毒与鼻咽癌、甲状腺癌、胆囊癌以及淋巴瘤等多种癌症有密切关系。EB 病毒在人体内潜伏期长,一旦宿主免疫功能低下,会使被感染的 B 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生活中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作息,增强营养都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率。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病息息相关,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肥胖、高压、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NEJM(新英格兰杂志)杂志曾发表过「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文章,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与 13 种癌症的发生有关。

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有关肥胖和癌症的肿瘤学指南中提出:BMI 大于 30 kg/㎡ 及 BMI 在 25 ~ 30 kg/㎡ ,合并两种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应该采用基于饮食、运动及行为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膳食总能量,坚持「吃动」两平衡。在日常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不宜顿顿吃到十分饱,更不能肚子撑了才撂筷。

「减少静坐时间」,科学控制体重,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定期体检,警惕早期症状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防控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结合常见肿瘤的指南,我们提出以下筛查建议和预防措施:

  • 肺癌  

高危人群:

  1. 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
  2. 年龄 ≥ 50 岁;
  3. 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
  4. 特殊职业者 (矿工、厨师、化工原料接触者等);
  5.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如肺结核、慢性炎症)。

筛查建议:

  1. 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是有效手段,40 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 1 次;非高危人群每 2 年检查 1 次。
  2. 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1. 恶性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家族史,或肠癌病史;
  2. 年龄 ≥ 45 岁;
  3.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4. 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5. 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

筛查建议:

  1. 一般人群:40 岁开始筛查,每年 1 次大便隐血检测,每 5 年 1 次结肠镜检查 。
  2. 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 40 岁开始每年 1 次大便隐血检测,每 2 年 1 次结肠镜检查。
  3. 有肠道报警症状(包括有便血、肛门坠胀、粘液便、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立即就诊。
  • 肝癌

高危人群:

  1. 肝癌家族史;
  2. 男性年龄 ≥ 45 岁;
  3. 慢性乙肝或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嗜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筛查。

筛查建议:

  1. 高危人群每半年 1 次超声检查,1 次甲胎蛋白检测。
  2. 高危人群:甲胎蛋白检测阳性者,每 2~3 个月检查 1 次,必要时行 CT、多模态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检测阴性,可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的检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