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4-10
原创

进来看看你否来自「社恐星球」

#社交恐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网上有这样一条获赞很高的回答——

跟人相处很累,带来的压力感远远大于舒适感;

路上怕遇到熟人,更怕遇到半生不熟的人;

人多的地方就会不安,第一反应永远是躲;

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自己会出错;

害怕麻烦别人,或者别人厌烦的表情,欠的人情总想加倍地还;

害怕尴尬拼命找话说,常常把天聊死,最后干脆不说话;

心里很羡慕那些很阳光很活泼,受欢迎的人。

但是有以上感觉的人就是一定有社交恐惧症吗?

01.「社交恐惧症」是这样的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各种社交或公开场合感 到 过分的、不合理的、持续的恐惧,并因此选择回避,或承受极大的压力和焦虑。

该症常见于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男女罹患的几率均等。

通常情况下,社交恐惧症患者会存在一定的身体反应(躯体症状),并因害怕在人前出丑或难堪而尽力回避各种社交场合等 明显影响个人的生活职业和社会功能。

02. 脸红不一定是害羞

害羞脸红是社交恐惧最突出的自主神经表现。

除此以外,患者还会因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导致出汗、口干、胸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通常社交恐惧症患者 对他人的批评、负性评价表现出过分敏感。

而大部分人只对某类或几类社交情境(如当众演讲或表演等)感到恐惧,异常焦虑的症状也只在担心会遇到害怕的社交场合或进入特定情境时才会出现。

不过,若是社交恐惧症患者被人注视,他会变得难以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喝水),还会感觉浑身不自在,手脚无处安放等。

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任何社交场合都感到紧张,即使是面对熟悉的亲人。「极端」者还可能因此导致与社会完全隔离。

03. 使人害怕社交的因素是这些

1.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因此社交恐惧症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

2. 性格因素

内向敏感、易紧张、爱自我批评和否定、完美主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

因为此类人群更害怕自己在社交场合(在很多人面前),表现不好、无法获得认可,而引发焦虑和恐惧。

3. 生活经历

童年时期曾被情感虐待或情感忽视,并且这些情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消解,那么罹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可能更高。

4. 家庭教育

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关系亲密度、家庭情感表达等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交关系的态度。

5. 沟通不良

缺乏沟通会体验缺失与他人社会联结的痛苦,进而导致非适应性行为的产生。

04. 这样做可以缓解「社恐」

1. 适当放松自我

将两脚平稳站立,轻轻地把脚尖踮起,坚持几秒钟,然后放下。同时,边有节奏地深呼吸边数数,做 2-3 组,每组 30 下。

2. 让手有事情做

有心理学者认为,双手空空会让人的社交恐惧感增加,而手里握着东西能够给人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台湾名主播蔡康永在做节目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支笔。他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手不知摆在什么地方的尴尬。」

3. 社交情景演练

一个人在脑海中预演社交场景,或把身边的一些静物来当成是与陌生人进行社交演练。

4. 练习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如果能够勇于直视他人的眼睛,也就相当于敢于敞开心灵与人交流。

如果感觉盯着别人的眼睛会比较尴尬,可以适当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即使看着他的眼睛,他也不会咬我一口」。

5. 接纳自己,信任自己

社交恐惧症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

学会接纳自己,不苛刻自己。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因恐惧就逃跑。

6. 不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

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周围发生的事情或倾听身边人的对话,不去想也不过度猜测别人对自己的语言或行为的想法。

7. 不刻意迎合别人

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和外界的做法并不可取。

讨好型人格不仅无法让对方了解真实的自己,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排斥社交活动。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