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15
原创

「用魔法打败魔法」!戒掉孩子的游戏瘾,从医生陪练开始

当『游戏』二字蹦入学生的世界时,家长和老师往往会坐不住。

尤其是部分学生沉迷游戏后,开始拒绝社交、脾气暴躁 、旷课、厌学……

这些行为都让家长苦恼甚至不知所措,批评教育、限制游戏时间、没收手机电脑等,家长们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救一救」自己娃,但没想到孩子的「游戏瘾」似乎愈演愈烈,亲子关系也受到了更大的影响……

没错,如果过度沉迷游戏进而让孩子像「变了一个人」,这时候确实要警惕是否真的「游戏成瘾」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议题似乎得到了强烈的关注,杨某信「电击疗法」的恐惧仍然弥漫在不少青少年的心头,「游戏是洪水猛兽」的言论也弥漫在家长们的世界里。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游戏成瘾」其实是「游戏障碍」的一种表现。2013 年在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将电子游戏障碍 (gaming disorder, GD) 确定为一种心理障碍。

201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Game disorder)列入第 11 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 11)。根据 ICD-11,患者必须表现出 三种症状

👉 游戏时长失控

👉 明知道过度玩游戏会造成很多负面的结果, 比如,对个人的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睡眠方面的损害,仍花大量的时间在游戏上

👉 社交退缩才能被正式诊断为电子游戏障碍。

患有游戏障碍的人主要有以下表现:

过度专注于游戏;社交退缩;当游戏被终止会出现不适;耐受性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玩游戏;对游玩时间的失控感;除了游戏,对以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为了达到玩游戏的目的, 欺骗家庭成员、治疗师或其他人;使用游戏来避免负面情绪, 逃避社交;因为玩游戏导致重要的人际关系破裂、学术表现糟糕、失业、休学。

西安高新医院临床心理科医师在此提醒大家,玩游戏的人很多,但确诊为游戏障碍的患者比例不高。关于游戏障碍,需要专业医师的临床诊断来评判。

当然,『游戏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游戏障碍的患者, 往往会伴有社交退缩/社交焦虑等的症状,在初诊阶段以传统的访谈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是比较困难的。

而游戏作为一个患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媒介, 也作为游戏障碍患者表达自己的方式,通过游戏里的互动,以及观察患者游戏角色的选择、游戏种类的喜好,咨询师能够了解到患者的行为特点、情绪状态以及内心诉求, 从而为咨询师和患者的咨询关系建立提供了可能。

「用魔法打败魔法」!戒掉孩子的游戏瘾,从医生陪练开始
「用魔法打败魔法」!戒掉孩子的游戏瘾,从医生陪练开始

这样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可能和铺垫,最终让来访能够摆脱虚拟世界所带来的困扰, 拥抱现实世界的美好。当下热门游戏的熟识是临床心理科咨询师们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DSM. (n.d.). Retrieved 9 February 2023, from https://www.psychiatry.org:443/psychiatrists/practice/dsm

[2]Exchange, F. international P. M. (2019, June 13). What Makes Games So Addictive: Psychology Behind Gaming. Medium. https://f1pme.medium.com/what-makes-games-so-addictive-psychology-behind-gaming-e6ea6928586

[3]ICD-11. (n.d.). Retrieved 9 February 2023, from https://icd.who.int/en

[4]Stevens, M. W., Dorstyn, D., Delfabbro, P. H., & King, D. L. (2021). Global prevalence of gaming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55(6), 553–568. https://doi.org/10.1177/0004867420962851

[5]Why I Play Video Games With My Therapy Clients | Psychology Today. (n.d.). Retrieved 9 February 2023,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video-game-health/202203/why-i-play-video-games-my-therapy-clients

[6]Zajac, K., Ginley, M. K., & Chang, R. (2020). Treatments of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 20(1), 85–93. https://doi.org/10.1080/14737175.2020.1671824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