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09
原创

生命的守护者——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实录

生命的守护者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实录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在 2022 年底,正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阶段,主要集中收治全院危重症病人。

通过严密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病人脱离危险,恢复健康。重症医学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生命的守护者——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实录

从收到指示需紧急开科,再到完善设施收治患者,这支火速集结而成的医疗和护理团队仅用短短三天时间,便创造这一次三院奇迹!

虽然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但这一支年轻的队伍不怕挑战,迎难而上,开科后,科室无一空床,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复杂多变,救治难度较大的高龄患者。

因为科室性质较为特殊,这里没有陪护也没有护工,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还需身兼数职:

既要殚精竭虑把命悬一线的患者从死神那里夺回来,还要做他们亲爱的家人,温馨的传话筒,体贴的心理治疗师。

护理团队从生活护理到专科护理,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的细心和耐心:从擦浴到皮肤护理;从吸痰导尿到功能锻炼;从吃喝拉撒到各项护理操作;从针对性护理到治疗、多仪器多管路日常更换与维护等等......

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工作,在林茵茵护长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仅 25 岁的年轻护理团队,善学敢拼,不畏辛劳,在每日的点滴工作中不断精进完善优质护理,最大限度保障护理安全和质量。

生命的守护者——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实录
生命的守护者——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实录

自开科那日起,无论多么艰难与疲惫,医护团队始终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信念守护着每一位患者。

在医疗技术上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也在不断尝试与突破,高效运用氧气疗法,配合俯卧位通气疗法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并先后成功开展了床旁血液滤过(CRRT)等技术。

看着患者们一天天好起来,从 ICU 转到普通病房到出院回家过年,那些不分昼夜的加班和忙到被遗忘的午餐晚餐都有了意义。

他们说......

我是胡蓉。作为珠海三院 ICU 的一名新进护士,每天感受着科室里忙碌而又紧张的氛围,有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

每天认真检查所有抢救设备、仪器、物品及药品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也时常因为患者病情变化而影响生活规律,下午两、三点钟吃不上一口热饭,晚上九、十点钟回不到温暖的小家……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而这些考验也让我快速地成长了,有前行就会有超越,有执着才会有收获,我深刻体会到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我将继续以满腔的热忱和优质的服务奋战在临床一线。

我是肖飞飞,今年 27 岁,在 ICU 工作将近一个月了。作为一名毕业便在精神心理病区工作四年多的护士,我刚来到 ICU 的时候,自己从未见过病情如此重的患者。

面对患者插管、抢救等救治工作时,当时我的精神压力很大,面对这些场面也会感到压抑、情绪低落。但是在主任及护士长的安慰沟通后我现在已经打开心扉,非常适应这种工作环境。

其中有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成长,这是自己宝贵的财富」。自己也明白了有时候一些事情看起来虽然辛苦,但这有可能是好事,会让自己走出舒适圈,学到更多,才能更好地成长。

我是周敏,24 岁,一个刚从门诊跨越到 ICU 的新进护士!对我来说,ICU 充满了挑战,这里的所有操作都是完全陌生的,想要熟练地掌握,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面对这些难题我只能一点一点去进步!

每天除了帮患者做基础护理外,还要为患者做心理疏导,与患者亲密沟通,以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促进疾病康复;有时工作繁忙按时吃饭都成问题。

夜班是最难熬的,我们要面对漫长的黑夜,时刻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病情变化,处理患者发热、抽搐、少尿、心律失常、呼吸机报警、生命体征不稳定、电解质紊乱、药物调整等情况.……

但是我充分得到了领导们的鼓励和同事们之间的帮助,她们让我相信,我会在这里成长的更好!之前想象中的每一个挑战也都成为了机会,让我对接下来充满挑战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重症监护病房在人们的印象里总是牵连着生与死。有人把 ICU 比作生死之门,在厚重的淡绿色大门外,是家属们焦灼的脚步声,虔诚的祈祷声。

而封闭的大门里,是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患者一同打败病魔快速奔走忙碌的脚步声,各种维持生命的机器运转声。

每一天,每一位重症医学科的医护都在为生命的奇迹而努力着、拼搏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