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11
原创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两个多月前,30 岁的小李(化名)从建筑工地 9 米高空意外坠楼,全身骨折竟高达 22 处,同时心脏、双肺等器官遭受重创。

命悬一线之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 I 科联合 6 大学科组建「硬核」救治团队,使用体外膜肺(ECMO)上机 14 天,同时历经心脏、胸科、骨科等各类手术近 10 次,帮助小伙奇迹般挺过「生死劫」。

22 处骨折,小伙摔成「瓷娃娃」

去年 11 月初,湖北大冶某建筑工地上发生惊险一幕,30 岁的工人小李不慎从 9 米高台坠楼,落地后意识全无、昏迷不醒。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急诊医师检查发现他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之不应、心跳微弱,血压低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全身 CT 扫描报告显示:左侧气液胸、左侧多发肺挫伤、右肺上叶尖段肺大疱,左侧多根肋骨、胸骨体、右侧肩胛骨等多处粉碎性骨折,全身骨折部位居然高达 22 处。

骨盆骨折以及脾挫裂伤的大出血,足以「击垮」生命,更有从头到脚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合并创伤性湿肺,当地医院立即下发病危通知书,小李病情极其危急,生还希望十分渺茫。

当地医院紧急进行骨盆外固定术、脾动脉栓塞术等急救处理措施,不放弃一丝救治希望的家属,要求上转武汉做殊死一搏。

使用「救命神器」,小伙仍命悬一线

凌晨 5 时,转运的救护车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 I 科夜班值班医生柳舟、方小雨接诊后,发现患者血压极低、心率快,双肺听诊满肺湿啰音,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十分迟钝。在夏文芳教授的指导下,两人紧急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复苏抗感染治疗。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紧急完善相关检查后,柳舟、方小雨医师发现高处坠落的反作用力导致患者整个胸廓多处肋骨骨折、胸骨体骨折,双肺也受到外力重创渗出液较多,引流管可见大量血性胸水。考虑到伤势极其严重,重症医学 I 科主任詹丽英教授联合心外科、骨外科、胸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组建 MDT 专家团队急会诊,分析病情竭尽全力制定诊疗方案。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次日凌晨 4 时,患者病情再次恶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状态下给予纯氧(氧浓度 100%),小李仍出现顽固性低氧、低血压,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无法有效维持生命体征。重症医学 I 科副主任李光教授、副主任医师王璐以及李镇文医师,一边抢救一边火速准备最高级别的生命支持治疗——体外膜肺(ECMO)。

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仅用 20 多分钟 ECMO 顺利上机。使用「救命神器」后,小李生命体征较前好转,呼吸频率减慢,心率逐渐下降,且氧合逐渐好转,医护团队暂时松了一口气。

但病情危机四伏,几度出现反复。上午床边彩超发现,患者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考虑腱索断裂,高坠伤后患者的心肌受到双重打击。在 ECMO 支持力度极大的状况下,心电监护数据仍不稳定,监护仪及呼吸机「报警」此起彼伏。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在 10 多名医护人员齐心协力转运下,小李带着体外模肺(ECMO)、呼吸机、监护仪等救治设备,火速至放射科进行全面复查。此次结果显示胸廓多处骨折、双肺膨胀不全,皮下大面积气肿,胸腔、腹腔、盆腔积液,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ECMO 下,进行心脏及骨科手术

如何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性、如何实施镇痛镇静治疗、如何进行容量管理、如何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都是摆在救治团队面前的一道道难题,更是小李的「生死劫」。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考虑到患者心功能差,二尖瓣腱索断裂,重症医学 I 科与心外科夏军教授手术团队以及张敏教授体外生命支持团队的慎重评估下,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择期行心脏手术治疗。经过近 10 天的艰辛救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随后。心外科及骨科专家团队,为带着 ECMO 的小李进行了开胸二尖瓣机械瓣瓣膜置换术,联合肋骨骨折固定以及胸骨骨折固定术。

术后,为减少镇痛镇静药物剂量,重症救治团队果断进行床边气管切开术。1 天后在停用镇痛镇静药物情况下,小李呼吸循环稳定,且不需要升压药物维持,并奇迹般在沉睡中苏醒。重症救治团队果断决策,将上机长达 14 天的 ECMO 顺利下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专家团队从「死神」手里把小李抢了回来。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小李身体逐步恢复、病情趋于稳定后,医疗团队再次调整治疗方案,加强肺康复治疗、减少液体入量,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心理辅导。

ECMO 上机 14 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硬核」救治团队助小伙挺过生死劫

半个月后患者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双肺感染好转,顺利脱离呼吸机,在骨 3 科邓明教授团队以及骨 2 科方洪松教授团队的协作下,再度进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左)+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开放复位术,术后顺利返回重症医学科。术后 2 天后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切开导管。

随后小李被转至康复科病房进一步接受治疗,在张旃教授陪伴其一路「过关斩将」后,他身体上的管路也一天天减少。

詹丽英教授表示,本次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和 ECMO 团队与多学科(心外科、骨外科、胸外外、心内科、康复科等)协同合作的结果,再一次彰显了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她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构建的以移动 ECMO 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大幅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