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10
原创

感染性疾病科:「累是真的累,但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2022 年 11 月 26 日,原计划休息,但上午接到通知,因病人多工作量大,每日两班改为每日三班,当天我又要上班且上 N 班,是科里第一个无轮休的隔离区医生。」

「2022 年 12 月 27 日,上午查完房,参加完紧急全院大会诊,就在新病区等待病人,处理新发情况及重新开具医嘱等。中午两点才吃饭,晚上忙至凌晨近 4 点才到值班室休息。」

「12 月一直在『三班倒』,还在一周内成功举办了一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有 8 天满负荷上班,但依旧完成了 8 课时本科大学生理论授课。」

忙忙忙,要管临床工作也不能放松教学;急急急,病区扩充,重症患者转运不能有一丝懈怠。等等等,孩子「阳了」多次找妈妈求助也只能在数小时后,见缝插针地回复一两句。这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谢秋里的工作手记,也是感染性疾病科人的工作日常。

感染性疾病科:「累是真的累,但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近段时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发热门诊高峰时连续 1 周持续在 1000 人次以上,是以往的几十倍,面对成倍增加的患者,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遇到「缺位」的,大家主动补位,「有好几个小伙伴甚至是 AP 班直落。」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杨诗琪表示,「每天看到大家都坚持在岗,我觉得备受鼓舞。」

患者皮氧上升,我们才能安心

谢秋里记得,2022 年 12 月 26 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扩建新的病区,次日,重症患者开始转运。

2022 年 12 月 27 日下午,自己是科室第一个在新病区值班的医生,由于前一天医院决定要扩充病区,重症患者为最后一批转运的患者。

当天下午 5:00 接班时,谢秋里发现中午皮氧一度下降到 80% 左右的患者,尽管当时改予高流量面罩吸氧,皮氧曾短暂升至 93%,后皮氧一直低于 90%,接班后,她第一时间为该患者换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很快,该患者的皮氧上升至 95% 至 99%,这才放下心来。

接班后,她短时间内新收了 7 名气促患者,「新收了 7 名患者,加上白天收的 5 名患者,一共 12 人,他们几乎都是重症,我只能不停地查看患者情况,及时调整他们的吸氧流量。」她说道。因出现气促,大多患者情绪焦虑又紧张,谢秋里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查房时故意反复说说笑笑安慰着患者,「患者心情放松了,皮氧也会上升」。

感染性疾病科陈晓巧医生,隔离病区的牧羊人,身体瘦弱的她总是对工作任劳任怨,最近感染新冠后刚休息一天,听说晚上夜班医生刚刚发烧了,就自告奋勇来值夜班,下午吃过退烧药就赶来医院,仍然坚守岗位,晚上继续抢救病人。

抗疫责无旁贷,每天都在灵活调整安排

近段时间,由于科室的特殊性,像谢秋里一样连轴转的医护人员并不少。对于「身兼多职」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红来说,更是「压力山大」。

由于负责统筹安排医院 7 号楼整体工作,病房、特殊发热门诊、普通发热门诊的事宜李红都要一一了解并做出决策。

从 12 月 6 日开始,科室开始收治新冠阳性患者,当中不乏重症与危重症患者。为了进行及时评估,将关口前移、阻止疾病进展,感染性疾病科积极、及时地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新冠肺炎第九版指南,并且重点学习了重症患者的诊治。

感染性疾病科:「累是真的累,但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随着相关患者人数的增加,对于大量发热门诊患者,我们及时梳理发热门诊流程,并积极建议大家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我自己也报名参与线上问诊与咨询工作。」李红说道。

12 月 27 日,在镜头面前,李红就「感染新冠后如何科学就医」的话题进行科普。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医、应该怎样就医?

感染性疾病科:「累是真的累,但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李红主任心系患者,夜不能寐,反复强调不能忽略掉每位患者的救治,经常彻夜工作、指导危重症患者抢救。」感染性疾病科的小伙伴说到,目前,科室正根据收治患者情况不停地调整人员安排,通过指导并规范各诊疗环节加强救治工作,正如谢秋里在工作手记里说的那样——「抗疫责无旁贷,累是真的累,但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