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03
原创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人,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截至发稿,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院人数达 1200 人;ICU 虽然满员,但多数重症病人病情渐趋稳定;2023 年 1 月 1 日,三院区急诊量出现回落迹象……

2023 年 1 月 2 日,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救治领导小组会议如期举行,「新十条」以来,无论工作日又或是节假日,会议每天都会进行。该院院长顾民、党委书记季国忠以及所有在院院领导悉数参会,随时解决临床医疗救治中出现的问题。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新的形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资源、调整措施、优化流程,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而从临床收治情况来看,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四、五天,会有更多的病人出院」,该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量大,高龄多,救治压力巨大

几组数据或许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在过去十几天医院在救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南医大二附院三个院区分别是姜家园、萨家湾、迈皋桥三个院区,三院区 2022 年 12 月 23 日的成人急诊量为 935 人,12 月 30 日为 2346 人,12 月 31 日是 2387,2023 年 1 月 1 日为 2191 人。如果加上儿童急诊的数据,峰值达到了 2500 多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人,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2022 年 12 月底,该院公共卫生科曾对在院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 65 岁以上占比 76%,70 岁以上占比 66%,80 岁以上占比 40%……部分高龄病人伴有基础疾病,增加了救治难度。

而与此相伴的是,病人感染的高峰也是医护人员感染的高峰,「最难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倒』下」。

扩资源、优流程,全力救治病人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南医大二附院新冠救治领导小组从一开始就明确,必须不遗余力救治病人。

「坚持生命至上,守住底线。做好患者的分区分类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我们是重症、危重症,基础性疾病重症患者的希望,我们一定要保住这个希望。」12 月 23 日,南医大二附院顾民院长在致全院员工的视频讲话中,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退无可退,也绝不能退」。

「面对急诊不断井喷的病人,我们调派全院各临床的力量增援」,该院医务处负责人李全朋介绍。和医务一样,医院护理部门每天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确保急诊、血透、ICU 等重点部门。二附院援南京市公卫中心的队员们结束支援任务,回到单位没有任何休息,随即奔赴各重点岗位,投入新一轮的战斗,而更多的一线医护则是带「阳」上岗,「每天都有人『倒』下,但很快又有人『顶』上」,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人,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2022 年底,仅用一天时间,二附院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加班加点完成姜家园院区新急诊诊疗区域的改造、新的急诊输液室的扩建,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力所能及给患者提供相对更好的就诊条件和就诊体验。

每天巡视,关注每一位病人

「必须保证救治各环节的质量」,在新冠救治领导小组会议上,二附院党委季国忠书记多次强调。

为了确保亚重症、重症病人的收治,南医大二附院在呼吸科、ICU 收治的基础上,在三院区设置亚重症病区,亚重症病区从一个扩展到两个、三个……目前共有 6 个。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在三院区成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小组,小组有 11 位成员。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旰珠是小组的总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小组的各位成员除了负责指导亚重症病区的医疗救治外,每天会对全院所有新冠肺炎病人进行巡视,随时增加临时性会诊,确保治疗专业化、同质化。

「我负责姜家园院区 1 号楼病人的巡视,查看医嘱、治疗举措,筛选重症病人,提醒临床医生一些特别的关注点」,二附院 ICU 负责人孙立群是救治小组成员之一,她说,巡视的时间有时会很长,「遇到病情变化的,要及时调整用药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重细节,加强重症病人收治

南医大二附院 ICU 近期一直处于满员状态,这里收治了不少重症病人,「以 80、90 岁的病人为主,部分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间质性肺炎等等,救治难度较大」。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力救治新冠病人,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孙立群说,她们更关注细节,拿俯卧位来说,「我们做到应翻尽翻」。而和普通病人在清醒状态下的俯卧位不同,ICU 病人在插满各种「管道」的情况下,俯卧位绝非易事,「一个病人俯卧位,需要 7 位医护协助,一位医生在床头保护气道,两边各有三位护士,分别在在肩、肚、腿部位协助翻身,期间还要理顺管道、调整参数,确保病人安全」。孙立群说,为一个病人完成俯卧位至少需要 20 分钟,「工作量极大,但为了病人,我们必须坚持去做」。

「未来三、四天,会有更多病人出院」

「来的时候情况很重的病人,不少都在逐渐好转」,采访中,冯旰珠说,他举例,「有一位病人,80 多岁的女性,来时高烧,肺炎,经过五、六天的对症治疗后,现已出院」。事实上,截至记者发稿,据不完全统计,二附院出院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人数达到了 1200 人。

情况正在好转。「ICU 的重症病人,经过治疗,很多情况已经趋于稳定」,孙立群表示。「从门急诊接诊量和住院情况来看,这一轮的峰值似乎已经出现拐点趋势,未来三、四天还会有更多的病人出院,」话语中,冯旰珠颇有信心。

「始终践行作为医者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努力守住每一个患者的生命」,二附院顾民院长说。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