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30
原创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这些图片来源于蓟州区人民医院的工作群,也是当下医务人员最真实的工作写照。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叠加冬春季节、春运人员流动等多重因素,发烧发热人群骤然增多,同时很多医护人员自身也被感染,医院人手十分紧张。

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市、区两级防指相关部署,优化诊疗流程,继续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突出保健康、防重症,迎难而上,彰显蓟医担当!

急诊医学科

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急诊是医院的第一道门户,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来急诊就诊的发热患者骤增。

本着应诊尽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急诊科的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面对比平时多几倍的急诊患者,急诊科主任张虎就像个陀螺从早到晚不知停歇,在诊室、抢救室、观察室之间来回奔波,接诊患者,抢救病人,同时还不断和各临床科室协调患者住院床位,尽量保障患者及时住院。

12 月 25 日,张主任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连续工作了近 15 个小时,他其实也是拖着病体在坚持,而且到这个月底他就将退休了,虽然很累,但对张主任来说没有什么比救治患者更重要了。

赵国华副主任因为长时间工作顾不得吃饭喝水,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她也只是喝了点豆浆,就继续接诊病人,直到晚上下了班,才感觉浑身发冷,一测体温已经烧到了 38.5℃。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科主任们的拼劲也深深影响着科室每一个员工,虽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一个接一个中招发热,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患者要救治,科室运转不能停。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加油鼓劲。

能上班的都主动上岗,轻症的替重的,阳康的迅速重返岗位,没阳的连轴转。康伟医生体温刚刚恢复到正常,一个夜班就接诊了 101 位患者;李东兴医生 39.5℃ 的高温降不下来,杨继生大夫就主动替班,只缓了一天,李东兴医生就又回到了岗位。

这样的同事还有很多,赵淼、许立华、李晓雪、李颖、王学颖、孙悦、罗晓娜、赵国、穆鑫妹、王鑫……大家都在默默坚持着。寥寥无几未感染的人赵艳华护士长、刘利民护士长、王宇、李亚楠就像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大家都开玩笑说,急诊科的人是「天选的打工人」,其实哪有什么天选,只不过是他们咬着牙在与病毒战斗,没有被困难击倒而已!‍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发热门诊

最危险的地方最炽热的爱!

随着发热病人的增多,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更是首当其冲直面病毒,奋战在病毒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地方,不过发热门诊的医护没有一个人退缩,坚守是他们的传家宝!

发热门诊陈桂军主任是一名老党支部书记,有着 30 多年的党龄,面对困难,她带头冲锋,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感染了新冠病毒,想着把医疗资源让给更有需要的人,自己选择了在家「硬挺」,结果发展成肺部感染,才不得不住院治疗。

同样,轻伤不下火线的还有郑素静副主任和张利杰护士长,尽管她们身体也不太舒服,但是为了科室工作正常运转,她们带着全科医护始终坚守在发热门诊。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在发热病房,曾经援鄂、援琼的张玲主任,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由于连续在小方舱和发热病房之间奔波,室内外巨大的温差让张主任也感冒了,但她一天也未休息,自 12 月 4 日以来她一直拖着瘦弱的身躯穿梭在发热门诊和病房。

由于科里人员紧张,有的同事自己发热,体温 38℃ 甚至 39℃ 的情况下,用一点儿退热药后依然坚持上班。当问起他们是不是需要休息,他们都是说:「主任,我觉得好多了,我觉得我能上。」正是这份对患者的爱心,对岗位的赤诚,再危险的地方都是温暖的港湾。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重症医学科

坚持就是最终的胜利!

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随时都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的身影。医生熟练地为危重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护士们有序而忙碌地导尿、吸痰、翻身以及配合各项抢救。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重症就是医务人员与死神正面交锋的战场,今年冬天以来,重症肺炎病人数量与日俱增,重症医科学医护人员全体待命,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由于病人增多,且不少医护人员发烧发热,科室工作量骤增,面对重重压力,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严格把控科室工作运转,忙碌但井然有序。收治新患者、查房、全院抢救会诊、气管插管、调整呼吸机参数。

翻身、吸痰、动脉采血、输血、物理降温、各种导管护理……大家耐心、细致、专注地做好每项工作,以确保重症患者的积极救治。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没事儿,我还能坚持,这么多重症患者大家都很忙碌,我现在已经退热了能继续值班。」这句话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最近最常说的一句话,不管困难多大,坚守岗位是大家共同的信念,一个同事发热了,其他医生护士随时待命上岗,保证科室正常运转及诊疗。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唐伟红说:「我们的团队很拼,不管是支援方舱还是定点医院的同志们,回来后一天没有休息,就投入到了战场,有的同事孩子病了,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老人病了托付给兄弟姐妹,从未因此请过假,只为能够多抢救一个患者,虽然有时想起来觉得愧对家人,但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担当,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保障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内科医护

我们不会被轻易打倒!

近一段时间,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内科系统各科室也迎来患者就诊高峰,给医护们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心内一科病房,王海英主任正在为一名患者查体,突如其来的眩晕让王主任差点倒下,原来,科室陆续来了几位重症患者,其中一位在病毒性肺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的基础上,频发室性早搏,心室率超过 135 次/分,情况十分危险,而与此同时,科里五名医生发烧,人员异常紧张,为了不耽误工作,王海英主任一直没有回家,发着烧在病房坚守了四夜六天,还与穆艳会副主任一起承担起会诊任务。

过度的劳累让海英主任身体吃不消了。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像这样的医护人员很多,科室人员紧张,四位年轻的医生包括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吴静医生,则承担了科室的白班和夜班诊疗工作,像尹曦萍医生发热 38 度 4,顶上一片退烧药就来上夜班;金生大夫在 CCU 下夜班后,无缝又到心内科病房上夜班,实在累得不行,咳得受不了,也只是悄悄到社区诊所输了输液;穆艳会副主任刚刚退烧,还不停地咳嗽着,因为缺少人手,三天里就连着值了一个二线夜班(会诊班),一个一线夜班。

汪鑫红大夫连续上了五天,直到体温到了 39 度 5 才被迫休息;刘颖医生,白班加夜班连续上了六天,累到掉眼泪,也不说:「我干不了了。」刘艳霞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也在硬刚病毒,昼夜穿梭在护理站和病房之间,配液、扎针、护理病人一刻也不停歇。

面对困境,医护们依旧初心如磐,综合内科护士长孙海英说:「科里很忙,我们没有一个人因为发烧,因为哪儿不舒服而休假,发烧的同志,打完退烧针也在坚持上班儿,别人可能不太理解,其实这些工作,在我们看来都是应该做的,全体医护都在尽一切可能为患者提供服务。

因为只要我们在,就能给患者带去信心和希望!」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120 急救站

有困难自己克服!

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120 急救站调整了转运政策,不再设置专车组,所有救护车组全部投入院前急救转运任务。很多同志们是连续工作了 14 个昼夜后,没有任何休息,无缝投入到激增的发热及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当中。

每日出车次数是原来任务的 3 倍还多,而随着一些工作人员陆续感染发烧,人手更显得紧张了。这个时候,大家没有找任何借口,服药后继续工作,没阳的替阳的,阳过的抓紧上岗,大家前仆后继地坚持,没有任何一天减车,确保我区的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当市区的疫情形势告急,120 急救站立即响应市卫健委号召,克服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的困难,派员支援市 120 进行急救转运人员,得到市急救中心的高度肯定。

遇见感动!这些不「疫」样的蓟医人

其实,这样的场景只是蓟医上千名职工近百个科室中的一个缩影, 还有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CT 室 26 日,24 小时接诊了 700 多名患者;心内二科、CCU、缓冲病房、神经内科、血透室等科室床位也在满负荷运转;儿科、产科医护也在全力保障患儿和孕产妇健康安全;外科医护也力所能及的支援内科;麻醉科、手术室也始终奋战在救治一线……

他们都是普通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却是这个冬天最有力量的声音,只要我们不倒下,阵地一直都在!

世上本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蓟医人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这一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你在医院里看到这些有点疲惫的身影,有些凝重的脚步,请向他们致以温情的敬意,因为他们是这个冬天不「疫」样的风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