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26
原创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疫情下的坚守 心外人的担当

近期,国家先后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推动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患者数量激增、医务人员锐减的严峻形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统筹规划、迎难而上,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手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医者担当。

「我们多一份担当,患者就多一分健康」

19 日早晨,心外科医生办公室内稀疏地坐着 4、5 名医生,汇报前一天病区患者情况。自疫情放开以来,科室医护人员相继出现不适症状,减员严重。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现在真成『光杆司令』了!」看着因高烧不退而接连倒下的一、二线医生,组内仅剩自己仍在岗位的李勇新副主任调侃道。

从月初科室出现阳性病例开始,李勇新就再也没回过家。统筹日常医疗服务,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查房、门诊、手术、会诊……每日连轴转的工作使他不得不佩戴护腰,左手腕的旧疾也因劳累多次复发,被贴上一层又一层的膏药。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为保障患者的救治,心外人迎难而上,坚守岗位

为保障疫情期间科室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闫炀主任、李勇新、师桃副主任、郑建杰书记和王娟、杨小红护士长积极统筹规划,及时调整班次,优化诊疗流程。面对比平时四倍还多的超负荷工作,闫主任鼓励科室的兄弟姐妹说:「心外科是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患者救命的科室,值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我们再辛苦,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我们多一份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人民就多一份平安。」

「我没事,我还撑得住」

随着医护人员相继感染,心外科普通病区仅剩的 12 名护士要保障 58 名住院患者(近 1/2 为特级护理)的医疗救治和护理。主管护理师刘菲作为高年资护士,勇担重任,带领其他人共同克服困难,站好每一班岗。

「这个我来做,你歇一下。」看着李艳婷护士奔波在病房中的疲惫身影,刘菲麻利的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毫不犹豫的接过李艳婷手中的医嘱单快速处理起来。

「没事的,我还撑得住……」嘴上这么说,声音却显得沙哑且有气无力了。早晨上班时,李艳婷已经有些低热,但症状较轻,贴上退热贴后继续坚守在临床一线。短短半天,她的体温再次升高,脸颊烧的通红,端着治疗盘的手也有些微微颤抖,但穿梭在病房的脚步却未曾停歇。

多日来,坚守岗位的护士们顾不上吃饭和上厕所,最大程度地把所有时间用于救治患者。新患者接诊、病房消杀、输液、心电监测……在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她们仿佛是「百毒不侵」的钢铁战士,用柔弱的臂膀,擎起生命的坚强,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医疗安全。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尽管身体已经抱恙,心外科的护士们仍坚守岗位

「我不能倒下」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目前,心外 ICU 住院患者共 17 名,其中 A 型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心源性休克、终末期心脏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占 ICU 患者总数的 82% 以上。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满员,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师桃副主任积极克服困难,分派一组医护人员驻守外科 ICU 阵地,精心救治心脏移植术后患者。

心外 ICU 邓超医生是心血管外科 ICU 医疗组组长,在感染新冠后仅休息两天就提前返回工作岗位。无论领导和同事如何劝说他回家休息,他始终回答:「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也许会头痛发热、会四肢酸痛,但我们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 尽管声音沙哑,但他的眉宇间满是坚毅和热忱。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返岗后,他每日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确定重症患者治疗方案、评估患者出入监护室指征、修订工作流程、参与医院疑难危重症会诊……全力安排好 ICU 的各项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每一位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疫情下的坚守——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人的担当
邓超用行动践行 「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者誓言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这场充满艰辛抗疫历程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们用夜以继日的坚守筑起了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屏障,用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驱散冬天的寒冷和阴霾。

冬已至,春可期,心外人将手挽手、肩并肩,共抵疫情阴霾,迎接暖春到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