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25
原创

孩子被诊断为高危儿,怎么办?

随着我国医学围产急救技术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高危儿存活下来,但是其损伤率和致残率,远远高于正常婴幼儿。

我家孩子是高危儿,该怎么办呢?

高危儿会发生后遗症吗?

该如何对高危儿进行管理,

改善宝宝的预后?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答疑解惑来了!

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以及婴儿期因受到各种先天或后天高危因素的影响,其生长发育尤其是脑部的发育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小儿。

常见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极低出生体重(小于 1500 g)及孕周小于 34 周;

2、 生长发育小于胎龄;

3、围产窒息;

4、惊厥;

5、脑内出血;

6、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7、严重的围产期感染;

8、孕期吸毒、酗酒;

9、特殊的遗传代谢病。

高危儿一定会有后遗症吗?

尽管孕产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大多数高危儿仍可以发育正常,不会出现脑损伤及其后遗症,仅有 5%-10% 的高危儿会发生脑损伤。他们可能在不同年龄段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婴幼儿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异常、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学龄期可能出现多动、学习困难、自闭症、情绪及行为异常等,部分高危儿视其疾病严重程度还可能发生脑瘫、智力障碍、癫痫甚至残障。

家有高危儿,家长该怎么办?

1、密切随诊

高危儿随访属于系统工程,需要新生儿科、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科等多学科协作进行。美国儿科学会推荐 3、6、9、12、18、24、36 个月时必须接受全面的发育监测,但对于处于脑发育关键期高危因素明显的高危儿应进行密切随诊。

通常高危儿的随访时间为 6 月龄以内每月随访 1 次,6 月龄-1 岁每 2-3 个月随访 1 次,1 岁-3 岁每 3-6 个月随访 1 次,3 岁-6 岁每 6 个月-1 年随防 1 次。

早期干预

鉴于脑的可塑性原理,高危儿如果早期给予足够的良性刺激,可以促进损伤脑组织的修复,激发大脑的潜在代偿能力,从而有效补偿高危因素造成的脑损伤。早期科学干预可以预防、减少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什么时候可以早期干预?

科学研究证明,婴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强,对脑损伤的代偿能力越好。因此,高危儿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开展早期干预,干预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高危儿在病情稳定纠正月龄达 35 周就可以科学的介入干预训练。

早期干预的模式有哪些?
1、医疗机构干预为主的的干预模式;

2、医疗机构指导下的家庭训练为主的干预模式;

3、医疗机构干预与家庭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模式。

高危儿宝宝具体适合哪种干预方法及模式,需要专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对宝宝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决定。高危儿早期干预必须医生、康复治疗师和家长共同参与,根据宝宝年龄、功能水平及家庭条件制定个体化训练目标、计划和方案。

高危儿发育有如下「预警征象」,一定要及时到儿科神经康复专科就诊,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康复计划、方案,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不能认为孩子长大自己就会好,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1、宝宝易激惹,整天哭闹、不睡,喂养困难,头、下颌、四肢频繁抖动;

2、少动或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打挺;

3、满月后头老往后仰;

4、三个月后不能竖头;

5、四个月仍紧握拳,拇指紧贴掌心、内收;

6、五个月俯卧时上肢不能支撑身体;

7、六个月不能翻身,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8、七个月不能发「ba、ma」音;

9、八个月不能独坐;

10、眼神呆滞,视、听反应差。

脊柱侧弯体态矫正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