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11
原创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病史摘要

患者女,58 岁,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前方偏右侧附件区占位,性质待查。遂于 2022 年 02 月 25 日至我中心行下腹 CT 平扫+增强检查。

检查图像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平扫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平扫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平扫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平扫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动脉期)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动脉期)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动脉期)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动脉期)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静脉期)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静脉期)_tra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静脉期)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静脉期)_cor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动脉期)_sag
高尚病例:小肠间质瘤一例
CT 增强(静脉期)_sag

影像诊断

盆腔右侧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低度恶性可能),以肠道间质瘤可能性大,其它待排。

病理结果

小肠间质瘤

病例小结

该例患者病变定位明确,与小肠分界不清,浅分叶状实性软组织肿块,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均匀性强化(病变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均来自中上腹),故诊断间质瘤问题不大,但病变周围多发淋巴结显示,局部恶变不能除外 。

病症概述

胃肠道间质瘤是指起源于卡哈尔氏间质细胞(ICCs)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组成,常常表现为 C-KIT 和 CD34 抗原特异性表达;具有多向分化及恶变的潜能。

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胃(60-70%)和小肠(20-30%),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网膜及肠系膜等处。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以从良性到恶性。

大多数小 GIST(直径<2 cm)或微小 GIST(直径<1 cm) 被认为是良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是 1/10 万人-2/10 万人。常发生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以 55-65 岁多发,年龄小于 20 岁的人群中发病率<20%,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当。

临床表现

没有特异性,常见症状由溃疡和出血、腹痛、恶性和呕吐等,瘤体较大时常伴有出血、坏死、囊变。

影像学检查

(1)上消化道 X 线造影检查:该检查灵敏性、特异性比较低,仅用于常规排查,但该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优势。

(2)腹部超声: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具有无创便捷、可实时显示、可重复检查的优点,能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侵袭危险性的评估亦有重要价值。不过该检查受限于患者腹腔内脂肪、消化道内气体干扰,以及操作者经验、水平,因此通常不能明确诊断该病。

(3)CT: CT 尤其是增强 CT 是评价胃肠道间质瘤肿块情况的常规方法,它可以帮助了解肿物的大小、位置、范围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等。  

(4)磁共振成像 (MRI): MR 对组织结构显示效果较好,对 CT 造影剂过敏者或怀疑肝转移者建议行 MR 检查。此外,对于直肠间质瘤的诊断 MRI 也优于 CT。

(5)PET-CT:可作为 CT 检查中疑似有远处转移病灶时的进一步排查手段,也可作为治疗早期靶向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

鉴别诊断

本病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有相似之处,经详细检查后可进行鉴别。

(1)平滑肌源性肿瘤: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最常见于食管,亦可见于结直肠,通过病理切片中典型形态及免疫组化可鉴别诊断。

(2)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最大直径常小于 5 cm,虽然也是起源于消化道的固有肌层,但通过其病理典型形态及免疫表型可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切除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方法,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前首先需要进行分层,区分原发可切除或是原发不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或者是复发转移的胃肠间质瘤。

对于中晚期患者,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降低术前分期或姑息治疗,同时采用 FDG-PET 检测治疗反应。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张雪松.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J].  2021.

[2] 王燕, 黄晓俊.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策略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 26(3):6.

[3] 杨金刚, 张连雨. 探讨应用 128 排螺旋 CT 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J].  2021.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