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04
原创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所谓眼底检查是观察眼睛视网膜情况,以评估眼部及全身健康状况,是眼科检查中的必备项目。视网膜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高度近视均表现为眼底异常,因此眼底检查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 4 种常用的眼底检查手段。

1. 眼底镜检查

眼底镜检查是眼科医生评估眼底的主要手段,有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医生借助检眼镜能看到视网膜各方位的具体情况,但为了观察更大范围,不遗漏病灶,往往需要散瞳检查,尤其是年龄大瞳孔小的患者,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同时检查过程需要医生熟练技巧及被检者配合。对于眼球运动受限或眼部敏感等配合差的,检查往往存在一定困难。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正常眼底照相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

对于普遍高度近视者,最佳的眼底检查方法为散瞳下间接眼底镜检查,可全面检查视网膜中央及周边范围,不易遗漏,发现病变后再联合欧堡做针对性方位拍摄。

2. 视网膜照相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视网膜照相及眼底镜检查大多作为眼科常规检查项目,对眼底初步检查,对一些深层次的病变及病变程度无法准确评估,因此对于初查患者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检查项目如 OCT。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上为周边视网膜变性 下为视网膜裂孔

3. 眼部 OCT 检查(光学相干扫描仪)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OCT 根据眼不同组织特性,采用光干涉对玻璃体、视神经、黄斑及视网膜各层显影,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对于深层或微小病变有独特优势,常应用在黄斑病变及青光眼的诊断及评估中,眼底初查往往需联合进行 OCT 与眼底镜的检查,才能系统的对眼底情况进行评估。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图中上为:正常眼底 OCT 成像(中央凹陷为黄斑部)下为:黄斑裂孔

4. 眼部 B 超

借助超声技术对眼各个结构、病变位置、病变程度及与邻近组织关系进行评估,在眼底检查中应用较少,原因在于其只能发现较为严重的眼底问题,如视网膜脱落,眼底肿瘤占位,玻璃体积血等。但若患者白内障混浊较重或眼内异物阻挡了光线进入,常规眼底镜不能观测,可行眼部 B 超检查。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图为视网膜严重脱落 B 超表现

眼底检查应多久进行一次?应选择哪些项目?

眼底检查频次及项目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所不同,眼科医生一般根据病史、高危因素、诊疗情况个性化定制眼底随访计划。检查的意义在于预防,监测病情进展。

  • 对于有眼科症状、糖尿病等病史、危险因素 (如高度近视) 的初次检查患者,我们一般建议首次应做全面的眼底检查,一般包括 OCT 、眼底镜等。然后根据情况随访,通常至少一年一次。
  • 糖尿病患者:确诊但无视网膜病变可每年查一次,发现视网膜病变根据程度 1-6 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 存在高血压、青光眼及家族史:应每年复查一次。。
  • 近视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600 度)应做到一年复查一次,检查项目选择眼底镜或欧堡照相,最好在散瞳后进行,检查范围更广。对于发现存在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者,因尽早进行激光治疗。对于高度近视已有眼底病变者,应做到至少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 眼科手术前:包括屈光手术在内,应全面检查眼底,确保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在选择眼科医疗前, 应评估机构眼底检查的规范性及设备全面性。

作者介绍:

高度近视要定期查眼底,常见的眼底检查有哪些?

李辰医师,眼科学硕士

师从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周跃华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各类屈光手术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对个性化屈光手术及设计与选择有丰富经验,在屈光手术视觉质量评估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并在屈光术后干眼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