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28
原创

西安大兴医院樊继康:清醒坚定的康复能手

抓住机遇,稳步发展

了不起的大兴人 033 号:西安大兴医院康复医学科常务副主任  樊继康 标签:坚定 清醒 勤奋好学

「不止会扎针,我想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做全面型康复医生,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少年当胸有大志,这是刚毕业的樊继康的特别心愿。

人生漫漫,知道心中所想并执着争取,一直保持清醒与坚定,不被动摇,20 岁出头的樊继康如是,近不惑之年的他亦如是。

西安大兴医院樊继康:清醒坚定的康复能手

「遍尝百草」,轮转历练

2006 年,樊继康从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毕业后,来到陕西省中医医院实习。

「我想把所有临床科室轮转一遍,通过实践巩固,完善体系。」

偶然,他了解到大兴,这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红庙坡医院。「这儿接受我,能满足我学习的需求,基层医院更能历练,我就在这干。」

在人看来过于「理想主义」,甚至不可理喻的职业规划,「怪人」樊继康甘之如饴。

入职大兴后的第一个科室是大内科,工作需要,第二周,樊继康就开始独立值班。

「当时条件简陋,每个患者都要手写病例,人手不够,基本全年无休,除了睡觉就是在科室管病人。」

在内科系统,樊继康算是「遍尝百草」,辗转普通内科、儿科、消化内科..... 作为一线医生得到多方历练。

西安大兴医院樊继康:清醒坚定的康复能手

半年后,樊继康被调整到急诊科,一个事务更杂、病种更多的科室。

「一晚上接诊患者少则二三十个,多则五六十,确实累,但也很充实。」

第三次轮转到大外科——骨科,经过 3 年的磨砺,樊继康由一助成长为二助,可以独挡一面。

最后,樊继康固定在了大内科的心脏分科。

他平均每周、每月的管床占了病区的 35%~45%,管理的危重患者是全科最高的,达到 50%~60%,夜间尤其最多。

努力、勤奋、 好学让樊继康在医院小有名气。

抓住机遇,稳步创业

创建二级医院时期,需要成立康复科门诊,目标明确的樊继康不畏难、不怕苦,凭实力抓住了机遇。

康复门诊设立之初,他身兼多职,即使医生,又是护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一个人就是一个科。

从铺床单、消毒、送洗、清洁打扫,到建立规章制度、看病问诊、科室规划...... 他做的所有都在为医院的发展夯基铺路。

「那时候还年轻,不用考虑人生大事,一个人就成天泡在工作单位,把医院当家了。」

据樊继康回忆,一开始,科室门诊一个患者都没有,到后来高峰期一天可以接诊 30 多个。不仅如此,他还负责全院的针灸康复,每天床旁治疗十余位患者。

3 个月后,医院继续压担子,樊继康将业务拓展至疼痛科门诊。

两年后,樊继康掌握的技能范围越来越大,诊疗手段越来越多,接触的病种越来越丰富。

门诊量几乎翻了 4 倍,诊室从一间增到了三间,从原来的三四十平米扩大到了七八十平米。

2015 年 12 月,医院新大楼建成,针灸康复科住院部成立,樊继康又要担任「创始人」的角色,建立新科室。

一钉一铆、一针一线、一字一句的规章制度、流程,包括后勤、绩效核算方案、员工排班...... 所有的行政业务都继续由他一个人统筹规划。

住院部成立后,樊继康离目标更进一步:科室将以中医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结合的模式开展业务。

除了继续发展康复医学,他的另一个任务是为医院冲刺三级甲等打基础。

西安大兴医院樊继康:清醒坚定的康复能手

2016 年 8 月,经过前期的考察、自学、摸索,康复大厅建立起来了。「新家」落成,入住的主人还没着落,组建队伍迫在眉睫。

自己不会「看邻居」,曾被他派往陕西省康复医院进修的李涛医生,学成归来后组建了技师组,这样一个小型康复组就诞生了,但樊继康深知离标准还很远。

2019 年 2 月,曾在西京医院进修过针刀、疼痛的樊继康,继续前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深造,第一次将先进的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针刀、疼痛等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3M+」精准治疗体系。

「当时给自己做了五年规划,分三步:第一步是利用原有基础建立患者固有群,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打出科室传统康复的特色口碑。

第二步是推动现代康复,与神经内科等科室及同行密切合作。

第三步是在医院支持下建立三级康复,完善团队一线二线医师配置,门诊也做大做强。」

樊继康一如既往地思路清晰、目标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来,效果不言而喻,科室在患者群中的影响力和口碑也是成倍的增加。

纵深「谋划」,挑战技术高地

科室发展步入正轨,樊继康便开始「谋划」业务的纵深推进——开展重症康复。

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深,一位高龄患者从外院神经内科 ICU 出院后,选择到大兴做康复,当时患者嗜睡、心衰、气管插管、重症肺炎,意识是谵妄的状态,肺部积水最多达到了 260 ml。

整整两个月,樊继康和团队医护不分昼夜,精心看护,为了治好患者,他本人是一、二、三线岗位轮轴转,最终患者成功独立步行,顺利出院。

「这是我们团队第一例重症康复患者。」每每谈及此事,他都倍感自豪。

随后,医院成立了第一个康复医学组——神经康复组,樊继康继续担任负责人。

「医院下了『死命令』,每天、每周汇报患者的康复率。坦白说,我压力很大,因为每天除了常规的科室工作外,每天的会诊量增多,至少 15 个,最多是 49 个,其中重症患者比例就超 3 成。」

神经康复项目一直以「风险大、技术含量高、起效慢」著称,是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西安大兴医院樊继康:清醒坚定的康复能手

起初,到其他科室做康复平台,不被医生理解和重视,但樊继康迎难而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跟他们查房、交班,无论他们把我放得多高或者多低,无论大家认可与否,我都会一次不落地从头跟到尾,最后请示一分钟时间讲解自己对病例的见解。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做起来,让大家看到康复的神奇之处,理解的人也就多了。」

经过三周的时间,樊继康再次凭实力取得了大家的认可,成功建立「神经康复平台」。

第一天下平台,他就一个人看了 126 个病人,当时每天的针灸量都在 15-24 个,中午无休,常年如此。

就这样天天跑、层层看、床床转,康复平台逐渐得到了全院的知晓、认可。

谈到科室发展,他不满足于现状。

「第一个是重症康复,以后是我们的主打方向。第二个是人才队伍建设,博士、硕士、技术骨干要再多一点。第三个就是学术科研要再精进。」

「其实还是内涵建设,大家还得一块往前干,康复医学科要十二个亚专业,我们不一定都干得特别好,但肯定要有像重症康复、神经康复这样的立足点。」

风华正茂,奋斗正当时,这是樊继康实现理想的「黄金时代」。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