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20
原创

体检宝宝肌张力高,网上查,说是脑瘫???

案例: 小山(化名)孕 34+2 周,围产期因脐带绕颈、胎动异常,紧急剖宫产出生,出生后诊断:轻度窒息。该患儿因 7 个月时抬头能力差、不能主动翻身、晚上入睡困难等发育迟滞表现,家长带他至脑发育与康复科就诊。康复科医生予完善相关检查: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分数小于 5TH (提示运动发育落后);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手握拳、拇指内收,扶站时尖足。

结合量表评估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给出需要康复治疗的建议。期间山山奶奶认为小孩是早产儿,发育慢是正常的;而妈妈选择了相信医学,积极开启了小山山的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治疗和理疗,小山的运动发育里程积极追赶同龄儿童。在一岁的时候能四点支撑爬行、扶站、扶走数步,肌张力也大致恢复正常。

小山暂时结束了医院康复治疗,回家进行康复锻炼,并继续看门诊,参加每周一次的家庭运动指导训练。

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肌张力过高对宝宝的影响

1、肌张力是什么?

通常我们认为的肌张力是指,肌肉处在静息状态时的紧张程度,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是我们正常运动的基础。

医生在给宝宝检查的时候常常会活动肢体,通过四肢和关节被动状态下蜷曲、伸展等运动时阻力程度,来判断宝宝的肌张力。

2、而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过高,会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制,表现出僵硬或者关节活动度减小等症状。

3、肌张力高 = 脑瘫?

把「肌张力高」和「脑瘫」划等号,其实这是错误的。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肌张力高的确是脑性瘫疾的主要表现之一。

但真正的「肌张力高」需要由专业医生经过详细诊断来明确,并不能仅通过个别的表现就来判断的,一旦确诊小儿脑瘫肌张力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

缓解患者双下肢痊挛,提高运动技能,为进一步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4、肌张力可以分为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两个类型。

生理性增高是指胎儿为了适应子宫的形状,在宫内呈肢体屈肌张力相对高的团缩状,出生后屈肌张力逐渐下降、伸肌张力逐渐增强,屈、伸达到协调。

所以出生头三个月一定范围内的肢体屈肌张力高,属于生理性。

病理性是指因脑部损伤而导致的肌张力过高,会出现异常姿势,导致运动发育落后,

如:宝宝三个月时俯卧还不会抬头,臀部撅起;

6 个月仍不能主动翻身或总喜欢侧身头后仰、躯干挺伸;

8 个月坐不稳,总往后倒;扶站时尖足、足跟不落地等。

5. 肌张力高常见哪些表现呢?

1) 股角变小

换尿布时,能明显感觉阻力升高,肌肉关节很难被拉开或活动。稍用点力打开宝宝的腿,宝宝有可能感到疼痛而大哭。

2) 易烦躁

听很多家长反应,早期宝宝不好带,听到一点声音,受到惊吓就醒了,很难入睡,睡眠时间不长,要抱着睡才行;或者宝宝很怕水,一放进游泳池就哇哇大哭,等等。

3) 手握拳

通常最初很多家长会很说我家宝宝「力大无比」,手握的紧紧的,很有力,东西拿了就掉不下来。

这个表现并非是宝宝真的不想放手,而有可能是他肌张力高、原始反射延迟消退而放不开手呢。

4) 喜欢后仰(角弓反张)

是比较典型的肌张力过高症状,主要是头部和背伸直,同时颈部和背部高度强直,身体后仰曲如弓状。

5) 剪刀脚

由于内收肌的肌张力增高,下肢伸直并交叉,走路的时候剪刀步,是痉挛型脑瘫的典型异常姿势(早产儿需要注意)。

6) 尖足

是指踮着脚尖站立或者走路,主要因为小腿三头肌痉挛,肌张力增高,从而足趾屈曲。

导致原因可能是,脑损伤引起的中枢神经对下肢运动神经抑制减少,兴奋增加。

6. 肌张力高对儿童运动的有哪些影响?

1) 早期可见宝宝很难主动翻身(宝宝在兴奋或者哭闹时翻过身),不能自己独坐,经常兔子跳爬,走路容易脚踩脚而导致摔跤等等一些列问题。

2) 受肌张力影响,双手不能一起玩,抓物准确性差。

3) 身体空间活动范围小。

4) 发生发育性髋关节半脱位的风险增高。

5) 错误的姿势导致的膝盖过度伸直,长短腿,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等。

7. 家长如何判断肌张力高呢?

1) 看肌肉的硬度 可以摸摸肌肉是软软的很有弹性,还是硬的像石头一样。越硬肌张力就越高。

2) 判断关节活动度  比如:婴儿期把尿的时候腿打不开,爬的时候是像兔子一样跳着爬,走路容易脚踩脚或者容易摔。

3) 观察异常姿势 比如:头喜欢后仰、走路时脚尖着地、交叉步态、蹲伏步态、走路撅着屁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