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01
原创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协作抢救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患者

8 月 16 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名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与 ICU、麻醉科、输血科等学科的协同合作,对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下止血,患者转危为安,好转出院。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协作抢救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患者

该患者 20 余年前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2 型糖尿病,5 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曾因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多次住院输血等治疗,2 年前行脾脏切除+断流术,同时被诊断为肝癌,并行射频消融术。此次患者因出现大量呕血及便血来延大附院救治。住院期间,出现大量呕血、便血,血压降至 70/30 mmHg, 心率 120 次/分,意识模糊,全身皮肤粘膜苍白,四肢湿冷,进入休克状态。科室立即给予患者输血、扩容、纠正休克等治疗,但患者仍大量血便不止,血压回升不明显,休克状态逐渐加重,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不能耐受,此时已无外科手术机会,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协作抢救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患者

消化内科刘鹏飞大主任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指导抢救。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冒险转 ICU 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尽力为患者赢得生还的一线希望。刘鹏飞大主任和韩文主任医师带领值班医生张锦和当班护士张文娟、郭延梅、康妮等护送患者转入 ICU,消化内科住院医师景鹏、郭涛放弃休息时间闻讯赶来积极参与抢救。转运途中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血压 ,同时 ICU 郑艳妮副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全体值班医生及护士积极准备全麻插管,输血科同志也以最快的速度积极配血,确保手术无缝衔接,但转运途中频繁呕血不止,进入 ICU 病房的那一刻呼吸、心跳骤停。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协作抢救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患者

郑艳妮副主任医师及 ICU 医护人员看着满床的鲜血,冒着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立即跪在床上行胸外按压,大约持续按压 3 分钟患者自主心率恢复,此时正在 ICU 查看病人的麻醉科副主任张二飞见状也立即参与抢救,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气管插管确保呼吸道通畅。为了尽量减少胃内大量积血对手术视野的影响,韩文主任医师和助手程娜、白海玲在病人右侧卧位、床头抬高的体位下快速进镜寻找出血点,在充分吸引和注汽后,见胃底一大小约 2.0x3.0 cm 之静脉团,立即行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三明治注射,注射后患者胃腔内血液再无持续增多,患者血压逐渐上升,充分吸引清理胃内积血后再未见活动性出血。退镜至食管可见四条直径约 2.0 cm 的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并可见两处白色血栓,用套扎器由贲门向上逐一套扎共 21 环后退镜。至此,ICU 病房里弥漫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

经过 ICU 沙海旺主任团队的精心护理治疗,患者顺利拔管并转入消化内科二病区继续治疗。在病区主任戴光荣、主管医师景鹏及全体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身体快速康复,目前已顺利出院。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分,各亚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而患者往往合并多重疾病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所以多学科协作(MDT)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延大附院消化内科在刘鹏飞大主任的带领下,与 ICU、麻醉科 、急诊科、介入科、普外科、输血科形成 MDT 团队,并畅通高危消化道出血急救绿色通道,挽救了许多急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使消化内科诊疗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作为陕北地区的一所三甲医院,在消化内科的医生不负众望,在病魔面前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与抢救,多科室联动、无缝衔接将一个个即将消失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抢回,这才是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有的职业道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