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24
原创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作者:心脏介入室护士易宜霞

8 月 18 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湖院区、红角洲院区心律失常病区各开展一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一例为体重不到 30 Kg 的 9 岁患者,为全国目前接受该植入术的最小患者;另一例为 84 岁高龄老年患者,他在耄耋之年重焕「心」生。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9 岁小患者在 2 岁时植入了永久起搏器。7 年后,电池耗竭,患者家属再次来到二附院求医问诊。分析患者情况并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后,在吴延庆教授和洪葵教授的领导下,心血管内科俞建华教授团队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心脏介入室胡建新教授,钟雯、周亮护长及介入护技团队组成治疗小组,共同讨论 9 岁患者植入 Micra 的风险和手术中将会面对的问题. 经过慎重考虑,手术团队决定为患儿行全麻下 Micra·AV(新一代的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8 月 18 日,俞建华教授团队在心脏介入室护技人员的配合下,顺利进行右股静脉穿刺并对血管解剖评估,在 DSA 引导下小心递送鞘管及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微调将胶囊起搏器成功固定在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器参数非常理想。之后,去除原有的起搏系统。手术在一个多小时内顺利完成,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反应良好。数个小时之后,红角洲院区心律失常病区也顺利为 84 岁高龄老者植入 Micra AV 无导线起搏系统。

据了解,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使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使缓慢的心率提高到生理所需的频率,保证心脏正常工作。传统起搏器一般在胸前皮下囊袋内植入,且需要连接电极进入心腔内,术后存在创口感染、囊袋刺激和电极断裂(上肢活动),极大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了生活质量,伤口也不美观。而无导线起搏器不需要植入囊袋和电极导线,手术恢复时间短,患者生活质量高、心理负担小。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助力「心」人生!南昌大学二附院同日完成两例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术

看着女儿安全回到病房,患儿母亲松了一口气。一粒重量不到 2 g 的胶囊起搏器,使比自身重百倍的心脏正常活动。在全体医护人员与双方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下,一老一少即将迎接属于自己的「心」人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