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22
原创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文章来源:新疆农一师阿拉尔医院

有那么一群人,灾难当前,他们逆风奔跑、救死扶伤,他们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守护着你我他。他们,就是中国医生,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拉尔医院医共体的医生。

中国医师:北京安贞医院,中组部、团中央第 22 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张新勇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都说医生是救死扶伤,但又有谁知道医生在遇到抢救危重病人时的压力有多大。70 岁以上高龄患者做普通手术都具有很大的风险,一般医生都采取保守治疗,更何况是高难度、高风险的心脏手术。

82 岁的拜城县维吾尔族居民阿某患心绞痛多年,深受病痛的折磨,她曾多次到其他省的几家大医院治疗,因手术难度太大,几次心脏介入手术均未成功。当老人的女儿打听到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来了一位北京专家,便带她到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找张新勇博士诊治。张新勇博士仔细检查阿某的身体,认为此例手术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且老人年龄大,手术风险就会更大。7 月 14 日,张新勇博士还是冒着风险为其实施心脏介入手术,一次性解决了令她痛苦多年的「心病」。7 月 22 日,阿某痊愈出院,对张新勇博士感激地说:「感谢党送来的援疆专家,治好了我的病,让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使我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呀!」

中国医师:台州第十批第二期援疆医疗队领队王锦栋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25 岁的患者小李在入院前 4 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在休息后症状持续未得到缓解,于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小李患有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等多项病症。为直观准确地获取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胸内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等数值,并根据各项参数不断调整优化用药方案,及时救治患者生命,王锦栋带领团队,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最终为患者成功实施 PICCO 监测技术。

王锦栋是台州第十批第二期援疆医疗队领队,现挂职阿拉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专家,在援疆的时光里,他带领、指导团队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对急性肝衰竭、急性药物中毒、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重症患者实施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同时他经常深入到科室、团镇分院开展培训、传帮带、日间查房等工作,积极助力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国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吴皓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能帮助他们摆脱身体的疼痛,就是好医生、是恩人,但对吴皓来说这是完全不够的,「心病还须心药医」,用患者的话说「我们感觉到亲人样温暖…」,秉承这样的理念,她让众多患者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心理依靠,达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因承受不了母亲离世带来的巨大打击,性格本就内向的达女士开始心情低落、心理悲观,不敢独处,总感觉耳边有人在说自己不好,常常自言自语。一开始达女士不愿意住院,拒绝进食。

吴皓得知后来到达女士病床边,轻抚达女士的肩背,边轻声细语用简短易懂的言语共情达女士,边端起床边的饭、温柔的说道:「来,我们先吃点东西…」把盛满食物的勺子递到了达女士嘴边,就这样,吴皓一勺一勺喂达女士,直到达女士摇头表示吃饱了。

「这是很平常的事儿啊,喂她吃饭的过程中我既能观察她的表情,又能通过只言片语获得一些病情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知道下一步要做哪些工作」,当笔者问起给达女士喂饭时,吴皓这样回答。

中国医师:台州骨伤医院援疆专家张文正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今年 4 岁的彭彭(化名)平日跟父母住在八团,7 月 10 日,古尔邦节假期第二天,他在玩耍中不慎被割草机绞伤左手,除了拇指正常,其余四指均「支离破碎」,其中,中、环(无名)、小指完全离断。受伤半小时后,彭彭被送到阿拉尔医院救治,并于下午五点进行断指再植手术。

「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患者年龄较小,损伤复杂,中指指间关节以远完全离断,环指多段离断,小指掌指关节完全离断,食指中节指骨头、末节指骨基底部粉碎骨折,桡侧指动脉、神经及屈指深、浅肌腱开放断裂。」张文正说,「患儿送达后,家属还回家去取剩下的断指,但可惜离断中指远端未能找寻到。」

手术中,五名医生分成两组进行操作,一组负责手指近端清创,对食指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修复肌腱、血管、神经等;另一组进行远端清创和血管、神经标记。经过长达七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两地医生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孩子的左手。

「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送来医院的时候我们都绝望了,幸好遇到了台州援疆专家,这么多医护人员花了这么长时间救治孩子,真的辛苦,太感谢了。」彭彭的父亲王先生得知手术成功后,激动地说。

中国医师:阿拉尔医院特聘专家高玲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高主任,你的家在哪里?为什么每天都不回家?」

「我就住在这栋楼上,每天和病人在一起心里踏实。」

「咱们非亲非故,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健康对医生都一样重要,医生就是应该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心尖尖上,这是当医生的职责。」

高玲主任先后创造了新疆阿克苏乃至新疆妇产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她开创了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等新技术,她完成了新疆首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她也完成了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地区最难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有人说,对孕产妇而言,他仿佛是一匹老马,驮着一个个病人过河,从医 33 年的生涯当中,她大概有救治了十万余名孕产妇,使上千名孕产妇摆脱了生命的绝境。

中国医师:放射科医生钟小红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2022 年 3 月 23 日下午,阿拉尔医院导管室,一名急性脑梗患者正在接受造影介入手术,该患者病情危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救治患者,手术室里,医生们聚精会神、有序的开展着手术。

就在手术进行到关键环节的时刻,实施手术的钟小红突然感觉心脏剧痛,一旁的同事也很快察觉到异常,大家在得知情况后,在心里都为钟小红捏紧一把汗。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很快成功完成。随后,同事们立即帮钟小红医生做了检查,经心电图提示有心肌梗死可能,结合近期表现,综合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

「剩下的手术改天再做?」有人低声提议。

「不行,病人都等了一天了,我坚持的住」,钟小红和同事们又紧张有序的开始了下一场手术。直到做完当天预约的所有患者后,钟小红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

中国医师:乡村医生阿米兰·阿吉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当一名医生是我小时候的梦想,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是我最想做的事」,说起当医生的初心,阿米兰眼中闪耀着那份执着。从事公共卫生工作 24 年,她的足迹遍及连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群众的病痛是她最牵挂的,群众的健康是她最关心的。

「魏叔,您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我把药给您送过来了,您一定要按时服用」,阿米兰口中的魏叔患有高血压,需要坚持规律服药,但又行动不便,阿米兰记着日子,主动为他送药。

「姑娘,谢谢你看我们老两口,我们岁数大走不动了,多亏你经常过来」,话语间,这位不善言辞的老汉有些哽咽了。记不清在送药路上来回了多少趟,也记不清叮嘱了多少次,无论春秋寒暑、路途远近,群众有需要,她便使命必达。

基层公卫工作是辛苦的,阿米兰经常加班到深夜,寂静的办公室里是她敲打键盘为群众录入信息的声音,周末休息时,办公室里是她打电话随访群众身体状况的声音。「李爷爷,最近身体怎么样?记得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刘大姐,最近头还晕吗?下周我再到您家给您测个血压。」一袭白衣,守望初心,把群众的事放到了心坎上,把医者仁心付诸到行动中。

中国医师:「检验人」团队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对于我们,核酸采样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检验人来说,每一份标本送到核酸实验室,都需要经过标本接收和编号、样本的加样、试剂的配制、核酸提取、核酸点样、上机扩增、结果的判读及审核、上传结果及医废的处理等一系列步骤。

他们离病毒最近,却常常是无名英雄。日检日清、一份又一份快速准确的核酸检测结果背后,是他们忙碌的背影。期间,很多检验师因为反复循环开盖、加样的动作,导致手部患上了腱鞘炎,即使是超负荷的工作量,检验人也丝毫不敢出差错。更没有一个人说「我需要休息」。大家都是在理疗手部缓解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坚持、坚守。

中国医师:阿拉尔医院心身科团队

他们的故事——阿拉尔医院医共体最美「医」瞬间

「叮铃铃...... 叮铃铃......」凌晨 3 点钟,睡梦中的心身科医生郭小东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

「郭医生,我这会情绪不好,心里很难受......」电话那头,患者张先生低落、消沉的声音让他立马清醒了过来。

「怎么了,跟我说一说......」郭小东关切的询问,他仔细聆听着患者的倾诉,耐心地说着安慰的话语,一场电话里的心理疏导就此展开。

10 分钟过去了......20 分钟过去了.....1 个小时过去了...... 随着郭晓冬的不断安慰、层层疏导,张先生的心结也慢慢打开,情绪逐渐平稳。

成功完成心理疏导的郭晓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患者,随后他拨通了张先生家人的电话,又仔细做了叮嘱,约好了复诊时间。

像这样的场景对阿拉尔医院心身科的医生来说并不少见,即便第二天还要顶着大大的「黑眼圈」,继续奔赴在「心灵修复的」战场上,他们也无怨无悔,不管什么时候都把患者心情舒畅、生命安康放在第一位。

在阿拉尔医院医共体,还有众多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勇气、坚韧和坚持的中国医师,医路无畏,向光而行!

感恩有你,向你们致敬!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