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11
原创

解决「不食之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支援北海医疗队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好转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支援北海医疗队重症医学科团队为北海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收治的一位老年重症患者置入空肠管,解决了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难题。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病情逐步恢复稳定。

解决「不食之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支援北海医疗队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好转

高龄患者吞咽障碍急需营养支持

该患者今年已 88 岁高龄且因病长期卧床,经重症医学科团队评估,患者急需进行营养支持,但为其开展营养支持的风险极高,而肠内营养支持是较为符合患者生理需求的支持方式。

由于患者已长期留置胃管,重症医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发现,患者几乎做不出任何吞咽动作,存在反流误吸的风险。为保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重症医学科团队决定为患者留置经鼻空肠管。

难度加码老护师迎来新挑战

该项工作落到了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管理小组核心成员唐金燕副主任护师的头上。唐金燕从事重症医学护理工作 20 余年,留置空肠管正是她的强项,但在接到科室通知时,她内心却是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是,唐金燕此次来北海支援抗疫,自己的技术特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忐忑的是,这次唐金燕身穿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面屏和手套,无法听诊,由此带来操作难度大大增加。好在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唐金燕多次操作并已经熟练掌握经超声留置空肠管的技能,这次操作正好可以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了提高置管成功率,在前往病房开展操作前,唐金燕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复习超声辅助置管的流程。

超声引导完成置管为患者开展营养支持

来到病房后,唐金燕开始着手置管前的准备。置管时,唐金燕先将空肠管置入患者胃部区域,再慢慢地将空肠管穿幽门。继续往患者体内置管直至 105 cm 后,唐金燕在胃区进行超声探查,同时往空肠管内注气,此时管道没有折回胃里,于是她将管道固定。经放射科拍片明确,空肠管已到达十二指肠远端,置管顺利完成。当天下午,重症医学科团队为患者开展了肠内营养支持。

解决「不食之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支援北海医疗队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好转
置管影像图

经过规范化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病情逐步稳定,目前已经可以停止吸氧治疗。

解决「不食之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支援北海医疗队助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好转

在北海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病房中,像唐金燕这样想方设法促进患者康复的案例还有很多。相信经过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们能早日康复,北海市也能早日战胜疫情,度过难关。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