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01
原创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孩子放假,大家都想出门放松一下,但是病毒可没有放假,不仅仅是新冠病毒,还有近期常见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也处于高发时期,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吧!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 A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该病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突然发热、咽痛,部分可高热及惊厥;

2、可伴随纳差、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诉头痛、腹痛、肌痛等;

3、年幼儿可出现流涎,厌食,哭闹;

4、个别患儿症状重可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

5、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可见灰白色疱疹,周围伴红晕,直径约 2-4 mm,1-2 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 A 组 4~7、9、10、16 型和 B 组 1~3、5 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最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肠道病毒 71 型所致。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方式,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表现:

1、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可伴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2、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或仅为手、足和臀部皮疹和/或咽峡部疱疹;

3、少数病例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和/或循环功能障碍等。

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 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家庭护理及预防小知识

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手段;

2、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平时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4、宝宝出现相关疾病症状家属不能判断病情时及时医疗机构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