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1
原创

句容市人民医院凌俊:记一例消化道多元癌的内镜微创治疗

这天,句容市人民医院医院 MDT(多学科专家会诊)群中发了一个病例:患者王某,因「发现胃癌 10 天」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特请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多科会诊制定手术方案。

仔细一看,这个患者的胃镜检查是我做的,我有很深印象,因为这个患者不但胃部有癌变,食管也有癌变,是消化道多元癌,继续查看患者病理报告,提示:(距门齿 29-33 cm)部分鳞状上皮高级别瘤变,(胃角):中-低分化腺癌。

下午我来到普外科病房同徐东良主任医师讨论分析病请,如果考虑外科手术,患者可能需要将胃大部分切除,同时切除部分食管,对患者来说即使手术成功,其术后的生活质量也将受到巨大影响,而且这么大的手术创伤,患者能否安全度过手术并发症也是一个未知数,同时还将面临高昂的手术费用。

徐东良主任医师询问我是否有内镜微创(ESD)治疗的希望,我的意见是:患者胃食管不同部位有两处病变,根据内镜下表现均考虑为癌变,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外科开放性手术创伤风险极大,同时考虑多处病灶可能为早期病变,有内镜微创手术机会。建议先行内镜精查评估,若考虑有内镜手术适应症,可先行微创治疗,待术后病理进一步决定后续治疗。讨论结束后,我们立即与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家属同意先行胃镜精查。

句容市人民医院凌俊:记一例消化道多元癌的内镜微创治疗

第二天术前为患者进行胃镜精查,结果显示:考虑胃角癌灶,为早癌,有微创手术适应症。距门齿 29-33 cm 处食管病灶也是早期癌变,但存在浸润深度可能偏深,内镜微创(ESD)可能达不到根治性治疗可能,也就是术后有追加手术或者放疗的可能。另外还发现距门齿 25-29 cm 及 35 cm 两处食管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癌变可能,经过精查胃镜发现患者一共有四处病变。

考虑外科手术巨大的创伤,可能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经和家属充分沟通,家属同意微创手术。遂安排内镜微创手术。手术做的非常顺利,四处病灶均顺利切除,术后第三天患者就能开始流质饮食,一周后患者就康复出院。术后病理报告提示四处肿瘤均完整切除。

事后我想,这个患者是不幸的,更是幸运的,医院通过 MDT 多学科讨论,考虑有微创手术机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各项前沿技术,精准判断出患者行内镜下 ESD 手术微创切除病变成功的机会很大。最终成功实施 ESD 手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并且完全保留了胃食管功能,让患者术后获得非常好的生活质量。

医学在飞速发展,很多过去需要外科大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精细的术前评估,可以通过微创手术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多元癌科普小课堂

多元癌又称多发性原发性癌,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癌,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像王某这种消化道出现两处或以上的早期癌,称为消化道多元早癌。

上消化道多元癌可仅表现为腹痛、腹胀、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患者早期癌变多是体检或其他胃部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胃镜检查意外发现。建议 40 岁以上人群可以做消化道早癌筛查,其中重要的就是胃镜检查。

多元癌以老年、男性患者居多。据报道,日本多元癌的发病率从 1980 年的 3%~6% 逐渐上升到 8.3%~15%。而国内由于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病例的误诊和漏诊,仅为 0.4%~2.4%。本例食管和胃的多元癌并不常见,尤其是当两者都出现在早期时。

多元癌的病因主要有:不良饮食起居习惯、机体易感性、放化疗因素、内分泌因素、基因和遗传因素、以及环境污染、辐射环境等理化因素,如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职业暴露、病毒、细菌感染等,常为多因素导致发病。

消化道早癌内镜切除后,当定期门诊随诊,并依据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决定复查胃肠镜的间隔时间,一般以三个月到半年为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