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07
原创

胎母输血综合征——雪白宝宝历险记

刚出生的新生儿,全身皮肤苍白,需要急会诊,手术室匆忙的挂断了电话。

10 余分钟后,患儿被紧急转运至新生儿科。患儿皮肤黏膜苍白如白纸,反应差,四肢冰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血压低,呼吸困难明显,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紧急救治。

姜泓主任第一时间指导诊疗,护理组及时开放静脉通路输液治疗,医疗组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休克、积极扩容、纠正酸中毒、维持血压、监测血糖,维持内环境等抢救治疗。

检验科危急值回报:患儿血红蛋白仅有 42 g/L, 属于极重度贫血,且该患儿已经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紧急联系输血科,在得知患儿的病情危重的情况后,输血科积极配血备血,很快红细胞就输进了患儿体内。

胎母输血综合征——雪白宝宝历险记

救治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刚出生的新生儿,贫血为什么这么严重?疑问萦绕在每个新生儿医生脑海里。那么「雪白宝宝」的血到底去了哪里?紧急联系超声科医生,进行超声检查,颅内、肝胆胰脾等脏器未见明显出血病灶。同时追问产科医生,孕母系足月妊娠,胎动减少 3 天,因胎心监护不满意,紧急剖宫产娩出。分娩时羊水、脐带、胎盘并未见明显异常。

似乎是正常的孕产妇,一个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怎么就是个「雪白宝宝」呢?姜泓主任就患儿病情在科内进行了讨论。产科一病区魏建雄副主任医师和马晓娟主治医生给予全力协助,对母亲进行了相关检查。大家抽丝剥茧探讨病情,网织红细胞测定,孕母和新生儿外周血涂片,甲胎蛋白……一项项检查回报,均指向了「元凶」——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 是指胎儿血液通过胎盘的绒毛间隙进入母体循环。胎儿血逆流入母体,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胎儿脐动脉与绒毛间隙之间形成的压力差,造成胎儿血直接进入绒毛膜间隙,并逆流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母输血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发生率约为 1/1000-1/3000,发病隐匿,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特别是胎儿大量失血时,临床处理难度很大,胎儿死亡率可达 30%~50%, 严重威胁母儿健康。

胎母输血综合征——雪白宝宝历险记

经过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精心救治 11 天后,患儿顺利出院。

出院诊断:胎母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失血性休克、新生儿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性黄疸、心肌损害。

「雪白宝宝」变成了「红润宝宝」回到了妈妈身边。

「雪白宝宝」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延大附院 MDT 多学科救治模式的优势(新生儿科、产科、输血科、检验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