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0
原创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2022 年 5 月 5 日清晨,我们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援沪医疗队正式开启了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上海仁和医院的护理支援任务,自当日起,我们将和上海仁和医院的各位战友并肩携手共同完成抗疫任务。

来到病区以后,在王宇、伦冰两位小组长的指导下,苑春杰、李志丽两位护士长带领队员逐一梳理完善符合病区的各类工作流程、制度规范、物料登记、病情交接等,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要求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牢记初心与使命,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风险,党员同志就要站在前列,要带头做好高标准防护,确保所有队员「打胜仗,零感染」,让党旗在每一个抗疫阵地高高飘扬。

相信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有 3000 余名三附院人为我们筑起的坚强后盾,任何挑战,都能迎难而上,取得最终的胜利。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我们所接管的将近 90 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才 5 个月,年龄最大的已经 94 岁了,将近半数的患者是超过 80 岁的,其中部分已经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分配好工作任务,我们队员争分夺秒深入病房,研读患者病例,和上海的护理同仁一起进行护理查房,了解患者病情,解决患者所需。

刚刚进入新的环境,工作中必然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但是队员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约而同地喊出「让我来」、「我先上」、「我可以」,凝心聚力,让困难和问题一个个化解一直是我们三附院护理人的优良作风。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一整套二级防护装备给我们带来了安全的保护,也带来了闷热和行动不便。双层橡胶手套的佩戴让手感明显变差,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有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管条件很差,静脉穿刺难度高,对我们的穿刺技术水平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支援的两个病区的护理团队均是安排穿刺业务骨干,配合治疗相对密集的工作时间段,只为能减少患者穿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上海的护理同仁对我们的技术支援表示由衷感谢。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安全重于泰山,我们的队员一分一秒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管理好分管患者,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是一切行动的原则。

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高涨,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为腹膜透析术后的病人护理透析管,为中度贫血病人输注悬浮红细胞,为胃肠减压患者鼻饲,对化疗患者和严重心血管疾病合并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组织护理查房,病房里都是忙碌穿梭的护理身影。

很多上海本地患者都是讲方言,但即便是语言沟通不顺,我们的护理队员也坚持把三附院优秀的护理人文关怀传统带到这里,我们通过细心的发现,耐心的观察,对待孩子般的手势比划,来想患者之所想,为患者排忧解难,让没有陪护独自在医院就诊的老人们感到温暖和安慰,得到家属的真心夸赞。在携手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和仁和医院的护理同仁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奋战援沪前线   守护健康——谨以此文献礼即将到来的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

没有从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面对前方太多的未知,我们三附院援沪医疗队在领队王军副院长的带领下,不畏艰险、逆行而上,承担了定点医院的护理援助任务,以大无畏的精神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王院长强调:「这是我们援沪团队共同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我们真正践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的写照!」

我们是援沪医疗战士,我们是护理同胞,大多数的我们更是母亲的女儿,孩子的母亲,多重角色赋予我们更多诠释的意义!

在第 111 个国际 512 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郑大三附院仁和医院护理援沪团队在这里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我们是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安康的一员,我们在这里,坚守上海进行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