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21
原创

什么情况,麻醉后声音哑了?!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有的患者会出现咽痛、声音嘶哑,严重者甚至无法发音,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困扰。那么,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在传统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声音嘶哑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全身麻醉时,麻醉医生在做什么?

随着微创化要求和普及,为减轻患者术中气腹不适,现在大部分腔镜妇科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全身麻醉药主要包含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药,让患者术中入睡、无痛及肌肉松弛,腔镜视野好,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给予肌肉松弛药后,患者也无法继续自主呼吸,为避免缺氧危险,麻醉医生会在患者入睡后行气管插管,或在咽部放置一个喉罩,在呼吸系统和呼吸机器之间建立一个的气体输送通道,以便术中进行机械通气。

麻醉医生是如何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的呢?

我们来给大家揭秘吧!患者入睡后,麻醉医生先使用喉镜等插管器械帮助打开口腔,尽量暴露咽部会厌和声门,看到声门后,麻醉医生将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患者的气管中,胶布固定,然后将导管另一端连接呼吸机的螺纹管,根据每个患者身高体重等指标,设定个体化呼吸参数进行术中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气管插管就完成啦。

在实施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控制好力度和角度,以减轻硬喉镜和塑料气管导管对咽腔粘膜和声带的刺激,但对部分敏感和困难气管插管患者,难免会损伤患者的咽喉部黏膜和声带水肿发生,导致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正常情况下,咽痛和声嘶几天内都能缓解,无需特殊处理。但声嘶如果持续 1 周以上,甚至不能发音,就要考虑患者是否有插管导致的杓状软骨脱位可能,该情况需复位治疗。

相对于治疗,预防术后声音嘶哑更为重要!

首先麻醉医生要有娴熟的气管插管技巧和丰富的困难插管操作经验;

操作手法稳、准、轻、快,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声带、咽喉及环杓关节的损伤,忌用暴力,喉镜不要插入过深,注意适时适当调节患者体位;

最后,也是最有效就是使用喉罩插管替代气管插管。

喉罩插管是较新的人工气道建立技术,前端是硅胶制成的「耳形」罩状结构,硅胶材质软,刺激轻,插入置在喉头上,罩住而不通过声门。与气管插管相比,成本更高,但咽痛和声嘶并发症症状轻、发生率低,使用得当二者安全性相当,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麻醉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