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18
原创

潍坊眼科医院:信任

「弃医从美」的理发师

春风吹起,秀发飞扬,眼前遮挡视线的几缕乱发告诉我:需要理发了。

找了一家看起来和我朴素气质相称的理发店走了进去,咱也不为别的,就想安安静静剪个头发。

店里唯一的理发师兼老板热情迎上来,我还没等他开口,经典三连句脱口而出:「不想染发,不想烫头,就想剪一下,谢谢。」

老板笑着说:「行。」

小小的理发店里,只有飞舞的剪刀切割着头发,沙沙沙的声音,让人昏昏欲睡。

老板为了缓解尴尬,询问我的职业。我礼貌性的回答:「医生。」

「医生就是青春给了医学院,身材给了白大褂,发型给了手术帽,睡眠给了值夜班。」

我猛然间清醒,难道是「同道中人」?老板从镜子里看到了我疑惑的眼神,说:「我原来也是学医的,你没看我的店名叫『弃医从美』嘛。」

「那为什么不做医生,自己开了理发店呢?」

「觉得当医生太难了,学不完的新知识,考不完的试。碰上不信任你的家属或者患者,心里会非常憋屈好长时间,时间一长,觉得换个职业也不错。」

镜子里我也看到他脸上闪过的一丝遗憾。只是我俩谁也没有再说话。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他「弃医从美」的这个理由。只是这双灵巧的手,不当外科医生是有些可惜了。

作为一名年轻医生,被患者不信任是我们的「家常便饭」,门诊、病房每天上演,让我们身心俱疲。

曾经有一段时间这种消极的情绪非常困扰我,也因为这个问题请教过我的老师黄旭东教授。老师并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只是告诉我,多看看,看看你的患者,看看你的上级医师,看看你自己的内心。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

潍坊眼科医院:信任
张敏医生和她的老师黄旭东教授

你的名字是我来做手术的原因

「阿姨您不要紧张,手术过程不疼,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下台了,有不舒服的感觉可以告诉我们。」

阿姨微笑着说:「我不紧张呐,只要你给我做手术,我就很安心,你好好做手术吧,我一定配合呐。」

下了手术,我打趣的问奶奶,奶奶您也是黄旭东教授的粉丝啊?「啊,对啊,我之所以来做手术就是因为他呐。」

手术室里的呼噜声

四方手术间,三尺手术台,医者超声乳化忙,患者安睡呼噜响。这是我为孙大爷白内障手术过程写的打油诗。从手术开始睡到手术结束,被喊醒后感叹,在家都没睡得这么舒服过。

我们问他:「您咋一点不紧张?这可是做手术啊大爷,您的心真大!」

大爷嘿嘿一笑,说:「恁们黄院长不是亲自给他母亲做的这个手术嘛?那他这技术水平我还紧张啥,他妈妈他都敢自己做,那水平我还信不过吗?」 

说完大爷扬长而去,睿智的样子现在我还印象深刻。

飞机票哪有我的眼睛值钱

「大爷您这来回打飞机做手术,从广州到潍坊,不便宜吧?」

「这眼睛的手术可不是小事情哎,为了眼睛我花点钱不算什么的,必须要这个好医生给我做的喽,我查了你们医院还有你们医院的黄旭东教授啦,手术做的蛮好,还有飞秒激光辅助,真是值得啦,飞机票都是小事啦,你看我就多花这么几千块钱,我的眼睛恢复的多亮哦,开心的很嘞。」

用共情与责任铸就信任 

通过每天的临床工作观察,我发现,一个医生要想取得患者的信任,必须要「稳」,这个稳不仅指医疗技术水平过硬,心态更要稳,在任何情况下会理智的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个容易得到患者信任的医生,一定是位敢于和患者一起承担风险的「战友」,而不是对立于患者的冷冰冰的「专家」。

跟在上级医师的身边,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在感受着他们与患者时刻共情的能力。想想自己当初学医的初衷,自己也在努力慢慢的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偷影子的人》中有一段话——渐渐开始明白,医生并不能医治一切,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造福他人的不同方式。不管是面包师傅、工人、木匠,还是护士。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善待他人的仁慈之心。有了这颗仁慈之心,才能更好的共情,建立信任。

最好的医患关系:你信任我,我理解你

对于患者来说信任医生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医生而言,患者的信任如冬日暖阳,夏日凉风,给白衣使者更大的精神动力去战胜顽疾。

眼科医生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信仰。虽与疲惫相伴,但与光明相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张敏

2022 年 3 月 8 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