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15
原创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作为一位感染科护士,自从 2020 年 1 月 20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第一例武汉返陕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至今,已经在抗疫一线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此次能够成为医院援吉林医疗队的一员,不仅弥补了曾今没有参加援鄂的遗憾,而且能够参与省外支援不仅是挑战,也是历练!

参加援吉林抗疫任务的护士有 100 多人,除去护理管理岗 4 人外,其余护士每 15 个人分为一组,每组有组长 1 人,主副组长 1 人。我非常有幸成为护理二组的组长,与 14 位战友一起来完成方舱 C299 位患者及方舱 D110 位患者的用药、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测量及生活照护等工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组长,我必须要了解以下情况:工作场所在哪里、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类型及数量、15 位组员的年资及抗疫经历,才能将顺利的开展工作,少走弯路。

于是,我在 3 月 21 日下午 15 时跟随援吉林医疗队队长韩建峰、辛霞主任、樊婷护长、杨阿平护长、李倩老师及 7 位组长一同来到我们的战场「长春北湖奥体羽毛球馆方舱医院」。

熟悉整个方舱医院的布局,包括 C 舱、D 舱的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出入舱路线、患者出入舱路线、转运物资的路线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各个重点位置拍照或录视频发到小组群里,让大家熟悉。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积极与医疗队负责医疗的组长刘小静老师沟通,了解到我们分管的 C 舱、D 舱分管病人的数量为 410 人,主要接收轻型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不排除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婴幼儿。

与两位护长沟通了解患者的管理要求,每位患者新入舱时需要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其它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测量,所有患者不需要书写护理病历。

另外各个班次做好舱内的物表、地面的擦拭或喷洒消毒,也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协助护士去取餐及喷洒消毒液。

在我们组进舱上班之前,3 月 22 日的 10 时召开了护理二组的第一次线上会议,这次会议首先组员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组长介绍方舱医院的布局及收治患者情况,上班时的衣着要求及携带物品,最后根据大家的抗疫支援经历两人一组,有支援经历的组员监督和质控没有抗疫经历的组员进行穿脱防护用品,按照舱内布局及工作需要安排主班、责任组及控感护士的人选。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3 月 22 日下午迎来了我们组的援吉林的第一个班次白 3 班,下午 15 时我们准时从驻地「吉林警察学院」出发,乘坐 1 个多小时的大巴抵达「长春北湖奥体羽毛球馆方舱医院」,我带领大家从工作人员通道按照防护标准进行防护后进入方舱医院。

首先带领大家熟悉了患者入口、患者出口、物资入口及医疗垃圾出口的位置,然后乘坐电梯进入 3 楼的我们医疗队分管的 C 舱和 D 舱,按照之前的工作安排,主班护士与上一班护士交接物资,责任护士交接分管区域患者情况,我们共分管 154 位患者,其中最大年龄 89 岁,最小年龄 6 岁,其中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肺结核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并且在我们班次接收新入患者 12 人。

因为在上班之前我们组员之前进行了提前的沟通和安排,第一个班次的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各位组员也各司其职,互相协助,在管理好病人的同时,也按照标准进行防护,并且在一脱、二脱间互相监督完成了防护用品的脱卸进入到清洁区。

因为整个方舱医院的外围物资人员均为当地人员,因此我给组员再三强调,在清洁区也要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人员聚集,要求每个人随身携带小瓶酒精,随时进行手卫生及接触物表的消毒。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今天已经是我们来长春的第 26 天,在所有组员的共同努力和协助下,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 22 个班次的任务,在我们组的班次上顺利完成了 398 位患者同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集任务,一次性接收 65 位患者同时入舱的任务,一次性完成 48 位患者同时出舱的任务等,回想起这些瞬间非常感动,为我们 15 人的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团结协助、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而骄傲!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我的战友我的护理二组: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杨鑫

目前整个援吉林医疗队已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800 多例,治愈出院 700 多例,随着长春市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下降,我们的援吉林之行也接近了尾声,这个时刻我仍然要提醒我的所有战友「前半程我们走的脚踏实地,那么后半程也要稳稳当当」。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