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3-01
原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两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覃绍明电生理团队完成了两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标志着该科心脏电生理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其典型的特征是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可伴有左室游离壁的肥厚,这种肥厚呈不对称性,可导致左室流出道狭窄,继而引起心脏泵血量明显减少,从而会导致出现胸闷胸痛、头晕乏力、晕厥甚至猝死等情况。

其中一名患者为 59 岁的老年男性,因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到多家医院就诊,但是症状没有到缓解。

之后,患者慕名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团队为患者完善了心脏彩超,结果显示患者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其中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 6.8m/s,PG186 mmHg。

另一名患者为 51 岁的女性患者,在活动后经常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者的左室流出道收缩期流速为 3.9m/s,PG85 mmHg,服用药物治疗一年多后仍有症状。

结合入院后的辅助检查,覃绍明团队就两名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考虑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左室流出道梗阻所致,可以通过室间隔切除术、室间隔化学消融以及室间隔射频消融来解除梗阻改善症状。

但外科室间隔切除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高,而乙醇化学消融虽然能改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但是间隔支动脉 (室间隔的供血动脉) 存在一定的解剖变异,不是总与梗阻部位相匹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效果;另外,若乙醇向非间隔支动脉渗漏,则会造成严重和广泛的心肌坏死,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面对患者对于健康的渴求,摆在团队面前的这一道道难题该如何解决?

覃绍明团队查阅资料后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尝试着将射频消融的方法引入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应用导管射频能量破坏引起梗阻的室间隔,让室间隔丧失部分收缩功能,从而在左室收缩时血流可以把室间隔挤开,减轻梗阻以及一系列的梗阻相关病理生理改变,如果配合心腔内超声使用,消融部位的定位将更加精确,效果更佳。

「这个方法可行!」经科室讨论后,团队最终决定对两名患者进行室间隔的射频消融手术。术中,团队首先在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及心腔内超声(ICE) 指导下进行左室及左室流出道的建模,勾画出 SAM 区、并标测希氏束及左前、左后分支后,再对肥厚室间隔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消融结束后,一名患者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下降约 70 mmHg,另一患者较术前下降 30 mmHg。术后,两名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手术效果显著。

在院党委「党建引领、文化聚心、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心血管内科在心脏电生理领域不断取得了突破和创新,为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带去福音。

科室也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力医院二次腾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两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术中 ICE 指导下左室、左室流出道指导建模及肥厚室间隔的消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