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07
原创

【暖心】在外遇挫后,67 岁阿公在家门口的医院遇上了温暖的他们

在无数次与病友分享抗癌经历时,童阿公总是心怀感激。

67 岁的童阿公抗癌已有两年。初次就医时,阿公选择了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然而手术住院期间,方言与普通话的碰撞,人生地不熟的寂寥,难得一见的主治医生、程序化手术后就被要求立即出院……他的就医体验并不顺畅。

一番周折之后,阿公想到了家门口的医院——台州市肿瘤医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入住了肿瘤内科复查。

后续治疗绝不能省

入院第一天,接诊医师江辉斌仔细询问了病情。当听到阿公在外地医院前列腺术后未接受后续治疗时,立即让其出示之前的就医资料:前列腺下切缘阳性,穿透包膜……

江医生一下变得严肃了起来:后续治疗绝不能省!如果没有后续治疗,前列腺癌会再次复发,而且如果进一步发展,骨转移、疼痛会随之而来。原本只做复查后化疗打算的阿公懵了。

万万没想到,简单的检查结果背后竟隐藏着如此的凶险。

邻里乡亲般的病友

就这样,阿公住进了肿瘤内科病房,接受前列腺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面对生死无常的病情变化和漫漫无期的抗癌之路,阿公的内心无比焦虑。但渐渐地他发现,他遇见了似冬日暖阳的一群人。

【暖心】在外遇挫后,67 岁阿公在家门口的医院遇上了温暖的他们
护士们带着大家一起做八段锦

病房里,医患就像邻里乡亲一样。晨起,阿公戴好口罩和病友们一起跟着八段锦视频锻炼;偶尔相约一起看各种宣教视频;时常分享艰辛而又坚定的抗癌经历。

熟悉的方言,贴心的问候,亲切的微笑,温暖了阿公,也让他对战胜病痛信心满满。

细心尽责的医护团队

郑丹是责任护士,阿公亲切地称呼她为小丹。扎实牢靠的小丹护士是个细心的人。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阿公出现了放射性肠炎的症状,每天解黄色水样便数次,还有里急后重感。

面对日益变化的病情,阿公紧张了起来,总是疑心病情加重,忧思使他越来越累。小丹护士发现了阿公的异常,深知这样对于康复极其不利,于是在日常护理中试着消除阿公消极紧张的情绪。

【暖心】在外遇挫后,67 岁阿公在家门口的医院遇上了温暖的他们
【暖心】在外遇挫后,67 岁阿公在家门口的医院遇上了温暖的他们
鲍仙琴护士长和郑丹护士和在病房里的身影

之后,每当巡视病房时,小丹护士总是用方言笑着与阿公聊日常,让他放下心来,然后再仔细询问前一晚的情况。

当听到仍在腹泻时,小丹护士配合医生给阿公用上专制的中药止泻贴,以及抗感染治疗,日日贴心护理。

鲍仙琴护士长也常来看望,及时了解阿公的病情与需求。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阿公积极配合,腹泻症状得以控制,放疗也顺利完成,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质朴的感谢信

童阿公感慨:兜兜转转一大圈,终究还不如家门口的医院来得好。这里的医护团队至暖至诚,就象冬日的暖阳,遇见她们病也好了一大截。

临近出院之际,他十分遗憾不能亲笔表达谢意,特嘱女儿为其代笔写下一封感谢信,打印出来郑重地送到鲍仙琴护士长手中,真可谓情深意长。

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质朴的语言是阿公表达不尽的感激:非常感谢您在我生病期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暖心】在外遇挫后,67 岁阿公在家门口的医院遇上了温暖的他们
感谢信

在肿瘤内科病房的这段日子,阿公的心一直暖暖的;看着这封感谢信,肿瘤内科医护团队的心也是暖暖的。

对于医护人员们来说,病患的康复就是最好的礼物;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做病患心中那缕最暖的冬日阳光,就是最好的追求。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