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13
原创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2014-2020 年),2020 年度专科声誉排名全国第五(并列)。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检验科成立于 1950 年,分别于 1996、2000 年建成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全军最早),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临床实验诊断科室。

学科平台

检验科是国家检验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卫健委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军检验医学专科中心、全军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军队后勤科研-军事检验医学实验室、重庆市临床检验医学研究中心、太赫兹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精品项目)。

人才团队及学科方向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检验科现有高级职称 15 名,博士生导师 3 名,硕士生导师 6 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名、国家优青 1 名、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 1 名、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 1 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2 名、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 1 名、陆军英才 1 名。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陈鸣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临床检验诊断领域专家,现任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与检验医学系主任、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委会副主委、重庆市医学会检验专委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生物传感器、纳米科技及分子诊断方面的研究。牵头承担国家 863 课题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面上及青年项目 4 项、卫生部专项课题 1 项、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军队后勤重大项目分题等 2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中华预防医学奖一等奖 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 项。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获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陆军首批科技英才培养对象。获第七届重庆青年科技奖、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还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 1 项、军队院校育才银奖 1 次、总后优秀教师 1 次、总后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 1 次,荣立三等功 1 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 Engl J Med》等 SCI 杂志发表论文 40 篇,总影响因子 313.137,影响因子>10 分 12 篇,单篇最高 91.25;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主参编教材、专著 6 部。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府伟灵,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庆市首席医学科学家,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 年习主席签署通令记三等功。先后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仪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军队后勤重大项目等 30 余项高显示度国家/军队课题;发表 SCI 论文 86 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 20 余部;获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 80 余件。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 1 项,重庆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1 项,「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和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 项,「十一五」军队医学科技重大成果奖 1 项,世界专利博览会金牌奖 1 项,以及「中国医学科学家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中国人民解放军育才金奖」「全国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等 49 项各类科技奖励及荣誉。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王云霞高级实验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目前担任重庆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十余项。长期从事生物传感器、快速诊断新技术开发研究,自主研发生物传感器成套样机 2 套。研究成果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4)、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3)。获评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 1 篇。发表 SCI 论文 12 篇,其中 10 分以上 4 篇。获国际、国外发明专利 5 项、获国家授权专利 14 项,参编专著 5 部。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唱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巴渝学者」青年学者。

主要从事临床检验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课题等 6 项课题,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 Science Advances、Bioactive Materials,Biosens Bioelectron、Nanoscale Horiz 等本专业领域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 21 篇,他引 400 余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家发明专利 10 件,参编专著 2 部。担任 Biosens Bioelectron、J Clin Microbiol 杂志审稿人。

医疗情况

检验科贯彻「科学严谨、精准高效、守正笃行、止于至善」的质量方针,紧紧围绕「服务、质量」两个主题展开临床工作。现有工作场地 3000 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拥有与国外同步的先进检验仪器,设备总值 9000 余万元。科室下设临检组、生化组、免疫组、微生物组、分子生物组、急诊组、凝血组、护理组等各部门。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已开展的检验项目不仅涵盖所有的常规检验,同时将化学发光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技术、DNA 测序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等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形成了以肿瘤分子诊断、遗传病产前基因诊断、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子监控为特色的临床实验诊断新技术,医疗服务居全国第一方阵。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科研成果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科研平台设备覆盖了生物传感器与纳米生物技术研究、重大疾病新型分子诊断技术与检测试剂的研究、现场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太赫兹波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科室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64 项国家重大、重点课题,近三年在研科研经费 6044 万元;研究团队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期刊

发表 SCI 论文 130 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91.245;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33 项科技成果奖励;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 90 余件;研究团队成员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 30 余部。近三年在研省部级重点以上课题 16 项: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近三年发表 IF>10 SCI 文章 11 篇: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近三年出版专著 4 部:

学科高质量发展风采录:全国第五!检验科连续七年上榜复旦排行

学科规划以建设「国内领先的研究型检验学科」为发展目标,根据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沿与趋势,选定学科重点发展方向:

(1)战现场快速检验及生物安全防控新型侦检技术;

(2)生物传感及 DNA 纳米技术;

(3)精准-智慧检验大数据技术;

(4)临床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识别与精准诊断关键技术;

(5)生物组学技术在临床检验诊断中的转化应用研究。

坚持以科研促临床,带动学科全面、快速发展。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培养与引进并举,锻造格致团队。重视团队中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形成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后备人才 4 个人才梯次;

(2)锁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开展高水平原始创新研究;

(3)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学科声望,在提高本学科医教研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进行品牌输出和技术辐射,不断提升本学科在海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