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22
原创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来源:都市快报-浙医在线

2021 年 10 月 31 日,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2020 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在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 1634 家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连续 3 年综合排名全国眼科专科医院第 1 名(总第 45 名),继续在眼科领域领先全国,「温州模式」继续引领着我国眼视光学的发展。

11 月 5 月-6 日,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院庆重磅学术大会——2021 年东海论坛•浙江省眼科医院高峰论坛以在线直播形式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近视防控、角膜病与屈光手术及青光眼诊疗等,共同交流和探讨了最新诊疗进展、新科研、新技术,共话眼视光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是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周年。11 年砥砺前行,杭州院区的诊疗服务涵盖眼科学、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白内障诊疗中心、眼底病诊疗中心和视光诊疗中心,成为人民群众眼健康的守护者。

浙江省眼科医院副院长赵云娥表示,杭州院区是「温州模式」的传承和发展,11 年来,杭州院区的服务能力不断迭代升级,强专病专科的同时,拓展杭州院区和温州院区的多学科会诊,提高综合诊治能力。「我们所有医疗服务的初心和目的,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从功能到器质性疾病的全方位服务,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眼睛守护。」赵云娥说到。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白内障和跌倒事件关系密切,视力表视力正常但生活视力很差

这类白内障患者要尽早手术

赵云娥教授说,通常情况下,白内障和矫正视力是相对应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白内障不均匀的混浊,没有完全遮挡瞳孔区,视力表检查视力还不错,但其实功能性视力已经很差,这种情况下,白内障和矫正视力就不对应了。

赵教授经常接诊一些白内障患者,已经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但他们认为自己视力表视力还不错,就忍着不做手术,直到最后踩空楼梯、出现跌倒,不仅受苦,还要治疗跌倒引起的其他疾患,就得不偿失了。

赵云娥教授说,白内障是致盲性眼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手术,从最初以脱盲为目的,到现在奔着提高生活质量去。「如果确定是因为白内障导致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尽快评估、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赵云娥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白内障手术的精致和精准,积极探索疑难复杂的白内障的诊治,旨在让更多人恢复清晰的视野,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接下去,精准白内障诊疗、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治、白内障和干眼症的关系将是我们重点科研的三块内容。」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近视性高度散光能不能做全飞秒?

这份临床回顾性研究给出答案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中心主任叶宇峰主任医师门诊,经常会碰到近视性高度散光的患者提出做全飞秒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叶主任会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分析,来评估是否能否进行全飞秒手术。「从临床数据看,我们发现,近视性高度散光患者,全飞秒术后的恢复都不错。」

叶主任有底气的说出这个结论,是基于医院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中心最新出炉的一项全飞秒术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统计了 274 位在杭州院区行全飞秒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

274 位近视散光患者术前的平均近视为 500 度,平均散光是 125 度,其中散光最高的有 400 度、最低的 50 度。全飞秒术后半年复查发现,所有患者的散光都小于 100 度,其中 88.32% 的眼睛散光小于 50 度,58.4% 的眼睛散光度数为零。「无论术前是低度散光、中度还是高度散光,全飞秒术后,98.2% 的人裸眼视力恢复在 1.0 以上,并且术后 1 天、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视力都很稳定。」

「高度散光是可以做全飞秒的,但对医生的手术技巧和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叶主任解释,高度散光患者在手术时,对患者眼睛的视线中心的把握较为重要,手术中,需要把激光切削的中心点和患者眼睛视线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激光过程中患者的眼球不能转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两个中心点有偏位,术后视力恢复就不会那么好,影响术后疗效。

就在最近,叶主任团队回访了半年前接受全飞秒手术的两位近视性高度散光患者。「都是 20 岁的小伙,两人是同学,男生 A 近视 400 度,散光 375 度,男生 B 近视 375 度,散光 400 度,因为当时想报考军校,怕今后训练有外伤或撞击会影响角膜创口,希望做全飞秒手术。」

经过严格仔细的术前检查和宣教,综合分析,两人都可以做全飞秒手术。术中,两人也都比较配合,手术很成功。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双减」下的视光门诊:

下午三四点迎来小高峰,来就诊的孩子脸上笑容多了

今年 7 月,为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国家开始推行「双减」政策。成天和孩子的视力打交道的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学专科负责人陈茹茹,对「双减」政策举双手欢迎。「视功能异常和长时间用眼有关,同时,13 周岁之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双减』后,用眼时间减少了,这对近视防控是非常有利的。」

「双减」政策实行 3 个多月了,视光门诊有没有什么变化?陈茹茹说,「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变开心了,下午三四点有时间来就诊的孩子多了。」

以散瞳为例。通常情况下,散瞳后需要观察半小时,用了散瞳药后,会出现畏光、看近不清楚等情况,要 4-6 小时左右恢复。「以往,家长带孩子来就诊,一听到要散瞳 ,有的家长就会说孩子晚上要做作业,要上培训班,不方便散瞳,只能在周末挑孩子空的某个时间段来散瞳。现在不一样了,工作日下午三四点来检查的孩子多了不少,家长大都愿意散瞳,因为晚上孩子有空了。」陈茹茹说。

虽然「双减」后,对近视防控有利,但因为实行时间毕竟还比较短,短时间内,近视防控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

一个月前,8 岁的妞妞由妈妈带着来到陈茹茹诊室就诊。经过系统检查,陈茹茹大吃一惊,妞妞左右眼分别已有 175 度、200 度近视,并且出现了斜视。妈妈一听这个结果,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妞妞第一次发现近视,是在去年 10 月,当时双眼 75 度近视加 50 度散光。经过一个月滴眼药水治疗,复查后,确诊双眼近视各 50 度。当时,医生建议注意用眼习惯,先观察。

今年 6 月,妞妞再次来复查,左右眼分别近视到 150 度、125 度,妞妞开始配戴眼镜。今年 8 月的复查,妞妞又近视了,左右眼分别为 175 度、150 度。到今年 10 月,右眼又加深了 50 度。

为什么妞妞近视进展这么快,陈茹茹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妞妞妈妈本身也是 1000 度的高度近视,而妞妞也特别喜欢宅家看书,还喜欢弹琴、吹笛子。「除了有遗传因素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是妞妞近视进展如此之快的祸首。」陈茹茹表示。

门诊时,经常有家长问陈茹茹,如何防控近视?她叮嘱家长最多的往往是「室内兴趣班少一点,每天最好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没条件就在家里阳台上晒太阳,甜食、垃圾食品少吃,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早点睡觉」。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一定要重视科学近视矫正与控制,遵医嘱配适合的光学眼镜矫正或选择适合的控制措施,继续做好定期复查。

积极推进公益慈善和防盲治盲工作

为千家万户带去光明和希望

据悉,近十多年来,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一直积极推进公益慈善和防盲治盲工作,与温州院区一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光明行」「校园视觉关爱」等公益活动,足迹遍布全国 17 个省(市、自治区),为 100 多万人开展了眼部筛查。不仅如此,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派遣专家团支援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

今年 11 月 1 日,浙江省共派出 12 名由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角膜移植、助视设备验配、助听设备验配、红十字会、语言训练等专业组成的医疗康复救助团队抵达阿克苏,标志着浙江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启明行动」(二期)项目启动。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斜视弱视专科侯立杰主任和叶欣杰医师作为助视设备验配工作组专家来到阿克苏,开展助视器验配、斜弱视矫正与弱视视觉康复工作。

在此之前,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专科副主任戴琦作为援疆专家远赴阿克苏,担任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帮助当地开展角膜病相关诊疗工作。

科研有高度,医疗有温度!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建院 11 年,引领眼视光诊疗新发展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