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22
原创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Ta 曾经战斗在抗击肿瘤的第一线 17 年!

Ta 曾经见证中国原始创新的聚焦超声消融领域取得临床关键突破、引领世界!

如今,Ta 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我们的眷恋与骄傲中,去往另一个中外民众寻访驻足的地方——中国国家博物馆,给更多人讲述激动人心的中国原创传奇……

Ta 就是全球首台体外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海扶刀®第一发明人王智彪教授讲话

首台海扶刀®于 1999 年 6 月进入临床,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投入使用,至 2004 年 8 月共保器官治疗良、恶性实体肿瘤 574 例。之后,该设备结束临床疾病治疗,转至原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现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继续用于基础实验研究,2016 年 6 月正式退役。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嘉宾及海扶代表团队合影

2020 年 12 月 22 日,海扶人为 Ta 举行了郑重的海扶刀®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交接仪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主任杨红林、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杨竹等领导及海扶刀®原创团队出席了交接仪式。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海扶刀®原创团队代表王智彪教授、陈文直教授与重庆海扶医院团队代表合影

首台海扶刀®退役了,但海扶团队还在继续以先进的海扶刀®机型并肩为中国医学科技崛起而努力:

在重庆海扶医院,海扶刀®发明人王智彪教授,还有首台海扶刀®的「亲密战友」、也是全球第一例聚焦超声临床治疗至今的全程参与者——陈文直教授,海扶刀®临床总教练、传播者、推广者张炼教授、黎克全教授以及汪炼院长、邹敏主任、邓勇斌主任等海扶医院团队,依然忙碌在海扶刀®临床第一线: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海扶刀®发明人之一的王芷龙工程师与陈文直教授难舍昔日亲密「战友」

来自全球 20 余个国家和中国各地的患者在海扶医院保住子宫、器官并获得了疗愈身心的持续关爱。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智彪教授带领海扶医院医护团队大查房

来自德国、西班牙、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专家、临床医护在海扶医院接受规范化的临床操作培训、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学术前沿。

见证:海扶刀®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目前,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已累计取得 41 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出口到英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南非等 28 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治疗良恶性肿瘤患者 17 万余例。全球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诞生的海扶宝宝,已经超过千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