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9-18
原创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她是国内 ECMO 的先行者,从死神手中抢人,让一个个垂危生命重新绽放;她是不畏艰难的先锋侠,经历 H5N6、新冠疫情等「洗礼」,勇担医者使命。她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ECMO 中心主任,刘燕。

她是国内 ECMO 的先行者,从死神手中抢人,让一个个垂危生命重新绽放;她是不畏艰难的先锋侠,经历 H5N6、新冠疫情等「洗礼」,勇担医者使命。她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ECMO 中心主任,刘燕。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刘燕主任和 ECMO 设备合影

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ECMO 中文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救命神器」,是应用于急性循环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从事体外循环工作 30 年,刘燕主任和她的 ECMO 团队成员一直奔波于院内急诊和院外急救,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两年前,39 岁的张先生在医院进行二次换瓣手术时突发意外,术中大量失血,瞳孔散大、血压极低、心脏不跳,生命体征正在慢慢消失。经过刘燕主任和团队成员的紧急抢救,张先生的命保住了,但意识一直没有恢复。

面对高昂的 ECMO 维持费用,张先生的家人忍痛想要放弃,是刘燕主任一直在坚持。「再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一定行。」她一面安抚家属,一面跟院领导请示减免一些费用。经过五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在鬼门关前徘徊的张先生奇迹般的醒了过来。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刘燕主任与脱机后的张先生合影在院内,刘燕主任和团队成员争分夺秒抢救危重患者;在院外,他们还承担着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重任。7 月 26 日凌晨 1 点,一通外院紧急求助电话,让刘燕主任立即进入「备战」状态。

一位 9 岁的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后,仍未恢复意识,亟需 ECMO 支持治疗。没有耽搁一秒钟,刘燕立即调派车辆、召集团队赶到了医院。从开始操作到上机,不到 20 分钟,男孩成功装上了 ECMO。刘燕和团队成员一路上疾驰运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结果,男孩在一周后顺利脱机,心脏重新恢复了活力。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刘燕主任到病房看望患者

参与救治湖北省首例 H5N6 患者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刘燕主任和她的团队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随时等待被「召唤」,勇往直前不惧难。

2016 年 4 月 21 日,刘燕主任接到湖北省卫计委的紧急任命,为「H5N6 禽流感医疗专家组」组长,带领亚心 ECMO 小组与十堰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救治湖北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当时患者生命垂危,在使用呼吸机治疗七天后仍无好转,众所周知,呼吸机治疗超过七天已是 ECMO 的相对禁忌证,因此必须马上使用 ECMO 抢救。

他们克服地方医院人员不足,设备简陋,凭借着多年的危重症急救的经验,在经历了 500 多个小时(21 天)ECMO 辅助后,患者成功脱机。湖北第一例(全国第七例)「H5N6」患者,58 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刘燕主任当时「全副武装」为患者诊治

科研路上走出来的好医生

治病救人,她冲在前线,科研路上,她同样一往无前。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刘燕刻苦钻研新技术,勇于挑战新高度。1999 年,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研制出国内首台自体血液回收机;2002 年,在湖北省内率先引进 ECMO 技术;2006 年,又将微创体外循环技术」引进国内,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手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燕——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在刘燕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不断壮大

科室成立以来,她狠抓医疗质量,重视专业技能提升,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实际行动,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了不同的培训计划及个性化方案,言传身教体外循环相关知识及宝贵的临床经验。在她的带领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协助完成心脏手术 6 万余例,涵盖各类低龄低体重,重症疑难等心外科手术,ECMO 的救治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无论是脱机率还是出院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刘燕主任将自己的青春抛洒在体外循环学科的领域中,她说自己痛过,累过,却不曾悔过。

「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抢救病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坚守。」刘燕说,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看到他们康复出院,是她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