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4-28
原创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尹梅教授一行来徐州仁慈医院为管理者进行医学人文培训

4 月 8 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梅教授,付洋老师受邀前来徐州仁慈医院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交流,培训内容为《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 》与《医礼之道——医疗服务礼仪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尹梅教授一行来徐州仁慈医院为管理者进行医学人文培训

4 月 8 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梅教授,付洋老师受邀前来徐州仁慈医院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交流,培训内容为《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 》与《医礼之道——医疗服务礼仪解读》。

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尹梅教授一行来徐州仁慈医院为管理者进行医学人文培训
尹梅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理事等职,是《护理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多部国家规划教材主编,是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副主编。

尹梅院长讲到,当今的医学发展目标为治愈和改善。治愈是帮助病人找到最佳的生存状态,治愈很难,更多的是改善——让病人活的有质量。但恰恰医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改善」偏离了方向,医生为了对症下药,把病人当作器官,自己则饰演「药师」,将病人的心理和躯体分离,更多表现出了一种生物医学的模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尹梅教授一行来徐州仁慈医院为管理者进行医学人文培训

面对如此问题,医学开始呼唤人文关怀,用关怀搭建信任的基础,通过「三个统一」:责任与义务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及技术与人文的统一得以实现。

为了帮助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决策的智慧,实现医患之间的知情统一和共同决策,克服不确定因素与个体差异带来的临床诊治风险,追求平衡,缓解临床医患关系冲突与和谐的纠结,更加从容地面对缓和医疗与死亡教育等医学技术的无奈,医学人文教育找到了新靶点,帮助医务工作者内化「软实力」。

提升关怀能力,医患皆需关怀,才能将温暖传递。培养共情能力,医患本为共同体,「通」情才能达理,「入」情才能入理。以共情之力达成医患之间的共同决策、合作共赢。

增强沟通能力,沟通的一半是内容,另一半是情绪,学会将「有意识有能力」转变为「无意识有能力」;习得叙事能力,叙事医学得以稳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因其为一种能够帮助病人诠释和解决苦恼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对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重视反思能力,用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助力自身成长;常备驾驭能力,学无止境,医务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在培训的最后,尹梅院长鼓励仁慈医务工作者,应德才兼备,要认同仁慈文化,爱护仁慈品牌,要坚持信仰,独立思考,在矛盾中保持深度宽容。

医礼之道——医疗服务礼仪解读

付洋老师从儒家经典讲到现代礼仪的发展。医务礼仪是指医务人员运用礼仪学的规范和准则,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处理与他人相互关系的交往艺术,具有服务性、专业性、技巧性和私密性。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尹梅教授一行来徐州仁慈医院为管理者进行医学人文培训

医学讲求礼仪,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和品德,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树立白衣天使形象。有益于促进医患、同事间的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进而激发执业与创新的精气神,不断增强个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美化生活。

付洋老师在培训中对医务人员的仪容礼仪和仪表礼仪,以实例解说要点,并引用美国梅奥医院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要求,让参培的中高层管理者重新认知了礼仪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付洋老师以一句赠言结束全场培训:「一个人最高级的教养是能够替别人着想,时刻保持着温柔、善良。」

此次培训,让管理者对医学人文「软实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表态要保持积极心态,提升协调能力,丰富人文素养,以共情和谐人际关系;同时注重医学礼仪习惯的养成,时刻以良好的职业形象传递对病人的友好和尊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