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9-02
原创

【宽仁好医生】周翠英:永远把患者放在首位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周翠英的「仁心」便是一辈子坚守治病救人的初心。她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手中的每一位病患付出了无限的关爱。

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信仰,是忘我的付出,是即便辛苦也依旧坚守的执着。从医以来,周翠英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精益求精,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回顾从医这 25 年,她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宽仁好医生】周翠英:永远把患者放在首位

周翠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目前任耳鼻喉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科研主要从事面神经损伤修复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 2 项,参与科研课题 3 项,在国内外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

 

儿时梦想是学医,很喜欢看医学书籍

周翠英从小就对学医感兴趣,其父亲是当地乡村中医,她自小就非常崇拜父亲,受父亲的影响,便从小立志想成为一名为群众解除疾苦的好医生。

「我很喜欢医学方面的书籍,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搜集和翻阅。」周翠英坦言:「但是我还是喜欢西医,那时候觉得中医的治疗疗效很局限,从医多年后又觉得西医需要中医的补充。」

【宽仁好医生】周翠英:永远把患者放在首位

1990 年,周翠英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她努力学习,刻苦专研,1995 年毕业后留校,之后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行医已有 25 个年头。25 年来,她在临床工作中一心进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开展临床医学工作的同时,周翠英还肩负着培养医学优秀人才之重任,她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影响着、鼓舞着一批批学生。

 

视患者如亲人,深谙患者心绪的好医生

接触过周翠英的人,都说她是一位乐观向上、自信稳重的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对待患者诚恳热情,视患者如亲人一般。

「患者就诊时,心情比较急切,又缺乏医学知识,有时会出现医患矛盾。」周翠英说:「我和患者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从来不会发火,都会耐心地听他们说,然后再和他们进行细细交流,这样就能让患者更信任你。」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完成一次诊疗就结束,也可以成为朋友。周翠英身边就有很多「患者」朋友,甚至还有认识 20 多年经常联系的老朋友。「那是我实习时候接触的患者,你多给她们一点关心,她们就会很感激,也正是这些温暖的举动,激励着我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她如是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患者康复,看到患者脸上洋溢的笑容,倍感幸福。

【宽仁好医生】周翠英:永远把患者放在首位

 

刻苦钻研 精于学术,发挥所学造福患者

为了提高自己在耳鼻咽喉方面的诊疗水平,工作之余,周翠英从不放弃任何的学习机会。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曾经在同仁医院短期学习,主要学习耳内镜诊疗技术。学习回来后,她把学到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积极运用到临床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之苦,换来健康。

周翠英介绍,中耳炎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显微镜下手术,这就需要在患者的耳后或耳内开一个切口。因为手术需要剃头,会形成切口,术后留下疤痕,或耳周皮肤麻木感,因此很多人有所顾虑。

「耳内镜下中耳手术」则是将内窥镜和器械在耳道内做小切口,对中耳的病变进行探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相比于传统手术、传统显微镜下手术都有显著的优势。

同时,周翠英表示,对于耳内镜使用者普遍感到困难的单手操作问题,通过双人三手技术和内镜固定支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内镜下磨除骨质时操作对术野的影响,超声骨刀的潜水技术也能比较好地解决;对于术中出血较多,或者伴有深部结构出血的病例,尽管可通过麻醉控制血压、止血技巧等来解决,但对经过狭小孔道显露深部结构的锁孔手术,止血仍是非常困难的,不宜强行采用耳内镜……

这一切都和她在临床中对该技术的刻苦钻研分不开。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周翠英的「仁心」便是一辈子坚守治病救人的初心。她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手中的每一位病患付出了无限的关爱。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