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7-20
原创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7 月 17 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297 项科技创新成果荣获 2019 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人民医院再创佳绩,斩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展现 「浙人医」科

7 月 17 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297 项科技创新成果荣获 2019 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人民医院再创佳绩,斩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展现 「浙人医」科研实力。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其中,黄东胜教授 主持完成的《肝癌创新诊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何强教授 主持完成的《肾脏病自噬相关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体系构建和推广》以及 王利宏教授 主持完成的《冷冻及射频消融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围术期抗栓治疗的探索》荣获 二等奖潘红英教授 主持完成的《阻断和减缓慢乙肝到肝癌发展进程的研究和应用》、王震教授 主持完成的《PICK1 影响神经疾病的机制和分子诊断的研究和应用》荣获 三等奖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据介绍,科技奖励制度是浙江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的重要举措。此次省科技奖改革导向鲜明,将原先的「推荐制」改革为「提名制」,并大幅提升奖励标准、重奖科技人才。
 

我院党委书记黄东胜教授表示,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学科技术的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优势学科。近几年来医院学科发展迅速,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医院还坚持大力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夯实技术服务平台,并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呈现出医教研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获奖详情: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黄东胜教授团队 《肝癌创新诊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黄东胜  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国内外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恶性度高,进展快,发病机制在某些方面不清楚,现有指标不能准确判断预后。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助以射频消融、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但效果均不理想。本项目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一项研究工作,从 2012 年实施,历时 6 年,针对肝癌创新诊疗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和临床推广应用。本项目发现多种新型分子标志物,应用于肝癌诊疗、预后判断及复发转移监测;开展肝癌综合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新技术,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成果在 30 余家临床单位应用,获益两千余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影响力。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何强教授团队 《肾脏病自噬相关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体系构建和推广》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何强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该项目针对各种肾脏疾病进行了足细胞自噬活性的研究,发掘了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新机制,构建了基于自噬标记物的慢性肾病精准预测新体系,发现了雷公藤、雷帕霉素、黄芪甲苷、绿茶、姜黄素等药物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新靶点,开创了基于自噬的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自噬水平精准用药,优化治疗方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为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利宏教授团队《冷冻及射频消融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围术期抗栓治疗的探索》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王利宏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及围术期的抗栓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该项目通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冷冻与消融治疗,以及围术期抗栓治疗的相关研究,发现了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相关的关键参数,探索出一套对 I 型房扑、希浦系统起源的早搏以及分支型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消融术式,并证实抗栓治疗对预防射频消融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有潜在的好处,有效地降低了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为病人减少了经济负担及痛苦,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及围术期的抗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潘红英教授团队 《阻断和减缓慢乙肝到肝癌发展进程的研究和应用》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和青岛大学硕士生导师

该项目为实现早期阻断和减缓慢乙肝到肝癌发展进程提供证据,建立了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和肝硬化预警体系,揭示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可模拟体内肝脏血液灌流和肝细胞生长三维生长环境的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该项目建立了大规模乙肝抗病毒治疗队列,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通过血清壳酶蛋白 CHI3L1 检测为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及判断其分期提供了辅助手段。此外,该项目通过全基因测序为肝癌的突变谱和驱动突变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王震教授团队  《PICK1 影响神经疾病的机制和分子诊断的研究和应用》

喜报!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东胜教授等 5 个团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王震   浙江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主任技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进入老龄化阶段,各种神经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因此对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该项目取得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发现 PICK1 在癫痫,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疼痛等神经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PICK1 及其相关分子作为新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对该类疾病的诊疗,转移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以 PICK1 作为靶点为相关神经疾病的治疗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