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4-13
原创

今天,我们顺利解除隔离,回家了!

1 月 31 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回到上海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蒋进军、重症医学科外科监护室 A 监护护士长徐璟,这两位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就...

1 月 31 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回到上海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蒋进军、重症医学科外科监护室 A 监护护士长徐璟,这两位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就在隔离的酒店度过了 14 天的隔离期,4 月 14 日,是他们解除隔离回家的日子!

蒋进军:「如果再发生类似疫情,如何做好完备的防范准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回到上海,我仿佛觉得是从一个世界回到了另一个世界。」回首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 68 天,特别是大年夜至元宵节那 2 周时间,是他最为记忆深刻的,「那段时间疫情形势还不明朗,我们去的又是武汉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很多方面都很艰难。」蒋进军回忆,「在金银潭的日子里,每过 10 天左右,情绪上都会有一个反复。」那种在强度极大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的紧张与压抑,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在酒店隔离的蒋进军并没有闲着,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一项项工作任务。「我们在金银潭救治了很多危重症病人,我想是不是可以将一些救治经验做一个整理与总结。」,他表示,金银潭医院病人的救治从一开始的摸索阶段到后期逐渐成熟,离不开他在中山医院呼吸科监护室的工作经验,我和武汉医院那边的医生还有联系,很多病人的救治方案我们还会共同探讨。将「中山经验」复制到前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为挽救危重症病人生命抢回了许多宝贵时间。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蒋进军认为,光整理新冠病人的救治方法与经验还不够,如今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再发生类似疫情,作为医院,作为重点科室的管理人员,应该如何避免疫情的扩散,以及如何防控。

「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生活作息不够规律,现在一个人隔离,作息都比较规律,每天都会洗衣服、晒被子,再做些适量的运动。」蒋进军从武汉一共带回了三样物品:金银潭医院的工作证、印有金银潭院徽的冲锋衣,还有一只「守护熊」。这只「守护熊」是 3 月初锦江集团送给在武汉工作的上海医务人员的礼物,借此帮助大家舒缓压力。原本只是为队中「80 后」、「90 后」准备的,「70 后」的蒋进军也蹭了年轻人的光,「有天晚上和家里视频通话,我儿子一下就看中了这只熊,让我记得要带回家。」蒋进军的儿子一直视爸爸为英雄,临走前爸爸嘱咐他要照顾好妈妈,小蒋都铭记在心。「以前他的作业都是我辅导的,我走的那段时间听说他都会自己管理了。」说起日渐懂事的儿子,蒋进军难掩欣慰。

徐璟:「回到家后,一定要好好拥抱家里的亲人,感谢他们为我的付出!」

4 月 8 日,武汉开启了离鄂通道,这座城市在小年夜被按下暂停键后终于重启了,而徐璟在得知可以回家的消息后,兴奋得一夜未眠。直到飞机落地,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她才被舱外夹道欢迎的人群声唤醒,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到家了!在隔离酒店踏实睡了一整晚后,徐璟被清早窗外的鸟语声唤醒,她已经有多久没有睡过这样的安稳觉了。

在武汉的每一天都还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即便已离开,脑中浮现的仍然是金银潭医院北三病区的景象。在隔离的这段日子里,终于有闲暇可以慢慢整理自己的思绪,感受最多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给予的温暖,「当我们医务人员在前线救治病人的时候,身后无数志愿者、爱心人士和上海大后方医院及相关单位的支持,是我们抗疫路上的最大动力。」徐璟这些天感慨最多的还是看到照料的病人能逐渐康复,穿着防护服的她们天天与病人见面,早已像家人一般熟悉,看到病人能健康出院,心底的那份欣喜仍久久回荡在她心中。

隔离期间,锻炼身心是徐璟每天必做的事,「精神卫生中心的老师会时时关注我们,还鼓励我们要参与到更多的线上活动中去。」除了关注自己的事,徐璟还不忘惦记中山医院监护室团队的小伙伴们,与她们沟通交流,关心科室的管理工作。「希望能早日回到中山大家庭去,与小伙伴们继续奋战在自己熟悉的岗位上。」

出征前,徐璟希望在春节多陪伴缠绵病榻的母亲的愿望没有达成,如今即将回到温暖的小家庭,她希望能为家人补上一顿团圆饭——亲手照顾病重的母亲,陪她求医问药,用更多的时间补偿这些日子以来的别离,帮助她提高战胜病魔的信心;这些日子,丈夫将两个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这让徐璟能全身心投入到前线的工作中去,儿子也懂事了许多,「回到家后,一定要好好拥抱家里的亲人,感谢他们为我的付出!」徐璟动容地说。

4 月 15 日,2 月 7 日出征武汉、齐齐整整回到上海的中山医院 136 人医疗队也将解除隔离,我们等你们回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