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3-21
原创

辟谣帖!广东清远氧气瓶爆炸烧伤男护士,系充氧意外

值班护士在为救护车氧气瓶充氧时发生意外爆炸,该名男护士被严重烧伤,目前正在医院烧伤科接受治疗,情况稳定。

今天,一张朋友圈的截屏图片引发网友的刷屏和热议。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男护士因氧气瓶爆炸被烧伤。传言是由于患者家属在开着氧气瓶的救护车内吸烟导致的爆炸。

辟谣帖!广东清远氧气瓶爆炸烧伤男护士,系充氧意外

辟谣帖!广东清远氧气瓶爆炸烧伤男护士,系充氧意外

事发后,丁香头条联系了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多名医生,得到证实的情况是:3 月 18 日晚,该院急诊科确实有一名男护士因氧气瓶爆炸被烧伤,图中照片属实。但是,氧气瓶爆炸的原因不是家属人为吸烟,而是值班护士在为救护车氧气瓶充氧时的意外。

照片中的男护士被严重烧伤,目前正在医院烧伤科接受治疗,情况稳定。未来,医院将对外发布统一情况说明,我们也将继续跟进。

该事件也警示医护工作者,对病人而言,用氧不可或缺,但莫让「救命氧」变成「凶手」,用氧安全第一。

院前急救:用氧安全不容忽视

氧气是助燃气体,氧气瓶及供氧装置在贮存 、使用中,违反操作流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

而院前急救用氧存在管理制度不严,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需相关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保证运行环境的合理,还需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要求,以保证能够安全用氧。如:

1. 定期检修。 例如,减压器是一种自动弹簧减压装置,氧气自筒内流出时,经过此减压装置降低其压力,若车上震动颠簸,使氧气表失去减压作用;用胶布在减压器上缠绕、氧气表老化、灰尘堵塞等都可导致减压器失灵、引发爆炸。

因此应严格遵守定期检修制度和规范技术操作流程,防范于未然,当发现故障及时通知设备科进行检修。 

2. 加强安全意识,医护工作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四防」的安全教育。 此前曾有报道在使用高浓度麻醉机面罩给氧时用电除颤,导致起火。 

院前急救更要重视「四防」,如抢救患者中电除颤时,暂时移开吸氧装置或关闭氧气源,除颤中尽量保证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施加足够的压力及足量的电糊,避免发生火花。 

3. 急救物品要配备齐全,做好用品消毒工作,急救途中要适当开窗通风,减少陪人,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附:家庭用氧 更需小心

家庭氧疗,是对需要长期氧疗的病人在家中给氧,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经济等优点,但其中一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发生意外后身边往往没有医护人员,结果可想而知。

家庭氧疗的患者及家属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氧疗装置,掌握用氧的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氧疗。这里以使用氧气瓶为案例,具体注意事项如下:(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做好宣教): 

  • 氧气瓶放置阴凉处,确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不能在氧气瓶附近吸烟!

  • 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要用油污过多的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 氧气瓶内氧气切勿用空,压强至少保留 0. 5 兆帕,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再灌入氧气时引起爆炸。

总之,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应加强用氧专业培训、定期对氧气设施进行检查,做到有备无患,安全用氧。

1. 李秀斌.浅谈家庭氧疗及注意事项. 医疗设备. 2013 .10 : 65-66

2. 董淑红,邵和风, 郭秀芹. 院前急救氧疗中常见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10) : 62-63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