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6-07-08
原创

陈仲强:社会资本办医迎机遇 对多点执业持开放态度

「社会资本要进入医疗领域,要对医疗或医院发展运作规律有深刻的了解,从长远角度做好事情,不能急功近利。」

作为国内单体最大的社会资本办医医院,北大国际医院正式运营一年半有余;肩负着引领医疗体制改革的使命。

近日,在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共同举办的 2016 中国社会办医峰会暨首届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年会上,头条君(dxytoutiao)与该院院长、我国知名医院管理专家陈仲强就社会资本办医的困境、医疗人才的接收与培养、医院管理者对于多点执业和医生集团的管理态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头条君了解到,截至 2016 年 2 月,全国范围内民营医院的数量已占医院总数的 53.1%,超过了公立医院的数量;但在医院规模、诊疗质量、等方面相比公立医院仍存在差距。

社会资本办医迎来机遇   人才仍是最大「挑战」

谈到国家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导向,陈仲强用了两个关键词——从「补充」到「参与」的转变。

「过去说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社会资本办医为补充,现在是社会资本办医共同参与,两个词的变化,意味着社会资本办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而事实上,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支持从未间断。仅 2015 年,国办先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提出「非禁即入」等多项支持。

就在当天的论坛中,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也表示,应赋予社会资本办医应有的地位,鼓励社会办医向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有了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的路就会顺畅么?

陈仲强认为社会办医若想得到专家和患者的认同,不仅需要政策的落地,还需要时间和理念的改变,而这其中,「人才仍会是最大的困境。」

北大国际医院在短时间内建起了 50 个学科,手术以 3/4 级手术为主;拥有 200 多名全职医生,专家中的 2/3 来自于北大各附属医院的优势学科,1/3 是医院引入的优秀专家,这得益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品牌,以及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支持。

在医院筹备期,北大医学部曾专门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北大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在医学部统一指导下,共同参与北大国际医院建设。这些专家一定程度上成为北大国际医院建院伊始吸引病源的「金字招牌」。

而这一点,不能被其他的民营医疗机构轻易复制。

因此,陈仲强建议「社会资本要进入医疗领域,要对医疗或医院发展运作规律有深刻的了解,从长远角度做好事情,不能急功近利。」

作为医院管理者:不反对医生多点执业

在谈到医生多点执业和医生集团等行业内的热点问题时,作为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给了相对开放的态度。「受聘于北大国际医院的医生,只要在完成医院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我们不反对多点执业;相比体制内的公立医院,还可能更加尊重个人价值。」

陈仲强同时指出,多点执业仍在探索之中,现有对多点执业政策的认知存在错位。

「医生集团不是和医院简单的结合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全职工作;而不是在各个医院工作同时,有事喊一下,这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实体。医生集团作为独立法人机构,需和医院签约保障某种服务,这在国外是通行的模式,也有相应法律和政策保障。所以现在能够真正称得上医生集团的,可能还没有,或者只有几个人。」陈仲强说。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